TD-SCDMA寻呼能力及寻呼容量评估 1 寻呼基本常识 TD寻呼是通过传输信道PCH(寻呼信道)和物理信道PICH(寻呼指示信道)广播的,其中PICH是和PCH配合使用。对每一个PCH,都需要有一条寻呼指示信道(PICH)与之相伴,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寻呼块。 寻呼消息的接受采用DRX(非连续接收)方式,寻呼消息必须在寻呼时机对应的时刻发送出去,UE仅仅需要在每一个DRX周期的一个寻呼时机监听寻呼指示因子PI,以此确定在后续特定的位置上是否有自己的寻呼消息。 寻呼消息在SCCPCH上发送,寻呼指示则在与该SCCPCH相关的PICH上发送。PICH上数据帧超前SCCPCH上数据帧的一个固定时间(gap)。 图1 寻呼涉及的信道 1.1 寻呼控制信道(PCCH)寻呼信道使用的逻辑信道类型为PCCH,其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寻呼信道参数表 | 1.1.1.2. Logical channel type | | 1.1.1.4. Payload sizes (bit) | 1.1.1.5. Ntf*240,Ntf=0,1,2 | | | |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寻呼信道的20ms TTI内可以发送Ntf(PCH传输格式中 240bit块的个数)个PCH传输块,每个传输块大小为240bit。Ntf由TFCS中PCH的TF来决定,与SCCPCH的码道数目相关。当Ntf=2时,考虑到无线环境要求的PCH和FACH复用,建议配置4条SCCPCH码道。 在SCCPCH信道上,每个寻呼周期发送一个PICH数据块和PCH数据块。PICH数据块持续Npich(一个PICH块连续帧数)帧。PCH数据块持续2×Npch(每个寻呼块配置的寻呼子信道数目)帧,其中Npch是系统配置的寻呼子信道数目,协议要求Npch<=8。 1.2 寻呼信道(PCH)一个寻呼消息块由NPCH(每个寻呼块配置的寻呼子信道数目)个连续的寻呼分组组成,一个寻呼分组对应一个寻呼子信道,一个寻呼子信道对应两个连续PCH帧,因而一个寻呼消息块中共计2×NPCH个PCH帧。 1.3 寻呼指示信道(PICH)PICH是一个用来承载寻呼指示的物理信道,基本单元是寻呼指示因子,寻呼指示因子用来指定某一移动分组的UE是否需要接受紧随其后的寻呼消息。对于支撑多频点的小区,PICH将只在主载频上进行发送。 LPI : 寻呼指示因子长度,取值可以为2、4或8,单位为数据符号,1符号等于2bit NPI:一个PICH突发中寻呼指示因子的个数 NPIB:一个寻呼指示突发中包含的数据比特数,其中NPIB=352bit。 Npich:一个PICH块连续帧数 1.4 寻呼块 一个寻呼块由一个PICH块和一个PCH块组成。如果PICH块中一个寻呼指示被置为1则表明该寻呼指示对应的UE将读取同一寻呼块中的对应寻呼子信道。NGAP>0表示PICH块的结尾和PCH块的开头之间的帧数,由上层配置,如下图所示: PBP = PICH repetition period)寻呼块周期,是用户面寻呼处理的一个重要概念。 寻呼能力计算寻呼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CN通过IU接口调用寻呼模块将寻呼消息发送 给RNC;RNC通过uu口下发寻呼消息至UE。从两个阶段着手分析三个通道的寻呼能力:产品限制、PCH寻呼能力和PICH寻呼能力,具体分析见下:2.1 产品寻呼能力 TD产品侧,在寻呼不重发的情况下,寻呼能力最大限制为125次/秒, 即每小时最大处理450000次寻呼。 2.2 PCH寻呼能力 PCH的寻呼能力与使用的UE识别号码相关。UE的识别号码有三种类型,即IMSI,TMSI和P-TMSI。TMSI的长度为32比特,IMSI的长度为15个十进制数字。考虑PCH的传输格式TF为Ntf*240,计算PCH对于采用IMSI和TMSI时的寻呼能力: PCH寻呼能力=[Ntf× (240-7)/Lue)]×Npch / [(Nr+1)×PBP] Ntf:PCH传输格式中 240bit块的个数(一个寻呼子信道承载),取值范围为0,1,2 Lue:消息长度,根据UE识别号码相关 Npch:每个寻呼块配置的寻呼子信道数目,取值范围1~8,单位帧 Nr:寻呼重复长度,取值范围:0~2,单位次 从公式可知,PCH寻呼能力主要取决于Ntf和Nr(寻呼重复次数),其中Ntf与SCCPCH码道数相关。目前最大支撑Ntf=2,根据目前典型参数设置: 2.2.1 采用IMSI寻呼Lue=71bit, PCH寻呼能力=[Ntf× (240-7)/71]×Npch / [(Nr+1) =[2× (240-7)/71]×8 / [(1+1)≈[6×8]/ [(1+1) =37.5个/秒 2.2.2 采用TMSI寻呼Lue=39bit, PCH寻呼能力=[Ntf× (240-7)/39]×Npch / [(Nr+1)×PBP] =[2× (240-7)/39×8 / [(1+1)≈[10×8]/ [(1+1) =62.5个/秒 根据上述两种的UE识别号码PCH寻呼能力计算方法,可知,采用TMSI策略寻呼,PCH寻呼能力更大。实际网络中也通常采用TMSI寻呼策略,即每小时225000个寻呼。 2.3 PICH寻呼能力PICH寻呼能力根据传输信道配置,计算公式如下: PICH寻呼能力= (Npich ×NPIB / LPI )/[PBP× (Nr+1) NPIB:一个寻呼指示突发中包含的数据比特数,转换为符号数,176符号 LPI:寻呼指示因子长度,取值范围:2、4、8,单位符号 PBP:寻呼块周期,取值范围:D8/D16/D32/D64,单位10ms Nr:寻呼重复长度,取值范围:0,1,2 Npich:一个PICH块连续帧数,取值范围:2,4,单位帧 2.3.1 理论最大寻呼能力按照最大参数配置, PICH寻呼能力=(4×176/2)/[0.64 ×(0+1)]=550个/秒 其中参数设置如下: NPIB:一个寻呼指示突发中包含的数据比特数,转换为符号数,176符号 LPI:寻呼指示因子长度,取值为2,单位符号 PBP:寻呼块周期,取值为D64,单位10ms,目前主要是终端受限,固定为640ms Nr:寻呼重复长度,取值为0,即只寻呼1次 Npich:一个PICH块连续帧数,取值为4,单位帧 实际上,PICH寻呼能力不能达到理论最大值,上述场景是各寻呼参数设置极端的情况下得到的,但连续帧数设置过大、寻呼指示长度设置过小,抗干扰能力越差,寻呼消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网络中并不推荐如上的参数设置。 2.3.2 实际使用寻呼能力按照网络中推荐的典型参数配置如下 根据如上的参数设置: PICH寻呼能力=(2×176/8)/[0.64 ×(1+1)]=34.375个/秒 即每小时122400个寻呼。 3 寻呼能力制约因素根据第2节先容的各层寻呼能力的计算方法可知,PCH和PICH寻呼能力是网络中的瓶 颈和短板。 各层寻呼能力汇总如下: 从上表中可看出,目前网络的寻呼能力主要受限于PICH的寻呼能力,34个/秒。同时从制约因素分析,PICH寻呼能力提升的空间比PCH大,提升方法也容易实现,通过修改寻呼指示长度、PICH连续帧个数等参数,即可稍微牺牲抗干扰性,提高PICH寻呼能力,例如将寻呼指示长度LPI从8个符号修改到4个符号,PICH寻呼能力即可提高到68个/秒,此时网络寻呼能力受限于PCH能力。 PCH寻呼能力受限的因素,SCCPCH信道数,目前较难突破。 所以,通常情况下,将PCH寻呼能力作为TD网络寻呼能力的最小值,即实际寻呼能力,用作寻呼容量的估算中。 寻呼能力的制约因素除了受限于PICH/PCH的理论容量,实际的寻呼能力可能和IMSI号分布,以及CN寻呼突发等情况有关。 4 其他网络寻呼能力参考据了解,GSM网络的寻呼能力同样受限于空口,理论最大值能达到近100个/秒,实际上空口寻呼能力平均达到44个/秒。 CDMA的空口寻呼能力大约在15个/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