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少校

注册:2015-11-149
发表于 2025-4-2 10:04:44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创新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

近日,两则与AI应用相关的资讯事件再次将这一话题推向了公众视野。3月27日,淘宝宣布全平台启动AI假图治理,迄今已成功拦截近10万张过度PS或AI夸大的假图。这一举措表明,电商平台正在积极应对AI技术滥用可能带来的消费体验下降和商家权益受损问题。淘宝方面强调,AI的正确使用应当是提升用户体验、促进原创内容的创作,并保护合法商家的利益,而非成为黑灰产牟利的工具。

与此同时,3月25日,微信小店运营团队发布了针对教育培训领域的新规,明确禁止与AI商业应用相关的课程,如“AI创业”“获客”“变现”等内容。平台担忧AI技术在教育领域可能引发的虚假宣传和不当使用,尤其是涉及AI换脸和换声等技术的课程。微信小店此举旨在规范AI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防止其成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

尽管技术本身并无过错,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用户的行为偏离了正轨,导致了负面影响的产生。正如极目资讯所指出的,AI技术的应用需要在创新与监管之间找到平衡,以确保其为社会带来积极的价值。

AI狂飙突进中的“跑偏”样本

在AI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然而,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在近期举办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要素发展论坛上指出,数据隐私保护是AI应用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企业在AI应用过程中,掌握着大量消费者数据,如何确保这些数据不被泄露与滥用,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广电总局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仅2023年下半年,全网累计监测到42.7万条AI魔改影视片段,其中《红楼梦》《甄嬛传》等经典IP被篡改为武侠、科幻题材的占比高达63%。这类内容通过算法批量生产,利用观众怀旧心理收割流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学问荒漠化现象。

以《红楼梦》为例,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是作品的精髓所在,而AI魔改后的“武侠版红楼梦”,将其变成了简单的打打杀杀,完全背离了原著的精神内核。这种现象不仅误导了观众对经典学问的理解,也破坏了学问传承的根基,长此以往,真正优秀的学问作品将被边缘化,学问创新也将陷入困境。

AI跑偏的现象还出现在电商中。淘宝数据显示,2023年“AI生成商品图”投诉量同比激增340%,涉及服饰、家居、美妆等12个类目。某服装店铺通过AI生成“超模同款”效果图,实际商品与图片存在色差、版型等23项差异,消费者投诉率达78%。这种“视觉诈骗”正在侵蚀电商平台的信任基石。

在电商领域,消费者主要通过图片来了解商品信息,AI假图的泛滥使得消费者难以判断商品的真实情况。当消费者收到与图片相差甚远的商品时,不仅会对购买的商品感到失望,还会对整个电商平台的信誉产生怀疑。以某家居用品为例,消费者在网上看到的AI生成图片中,商品外观精美、质感上乘,但实际收到的商品却材质粗糙、做工简陋,与图片完全不符。这种“视觉诈骗”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电商平台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平台的长期发展。

此前复旦大学抽检发现,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中12%存在AI深度介入痕迹,部分案例出现“数据篡改”“逻辑断裂”等结构性问题。更严峻的是,DeepSeek等工具已进化出“论文降重-框架重构-文献综述”的全流程代写能力,迫使高校设立“AI检测红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AI在学术领域的滥用,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湖南省医保局披露的典型案例显示,某患者在DeepSeek引导下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导致酮症酸中毒入院。这类“AI轻诊断”现象在基层医疗中尤为突出,2023年全国互联网医疗投诉中,38%涉及AI误诊或用药建议偏差。医疗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任何决策都必须谨慎。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本应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和数据的不完整性,AI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患者对AI诊断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如上述案例中,患者自行根据AI建议调整胰岛素剂量,结果引发了严重的健康问题。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健康权益,也降低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医疗行业需要更加谨慎地应用AI技术,加强对AI医疗产品的监管,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Tencent封禁的AI创富课程中,宣称“月入20万”的营销话术屡见不鲜。某头部MCN机构数据显示,AI教育赛道在2023年融资额达47亿元,但课程完课率不足15%,学员转化率低于0.3%,暴露出“割韭菜”式的商业模式。AI教育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但其中不少课程存在虚假宣传、质量低下等问题。一些课程打着“AI创富”的旗号,向学员承诺高额收入,但实际教学内容空洞无物,无法帮助学员实现目标。这种“割韭菜”式的商业模式,不仅损害了学员的利益,也破坏了AI教育行业的声誉。

打响“AI跑偏”治理第一枪?

电商行业中,AI假图泛滥已成为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和市场秩序的顽疾。AI假图是指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效果图,包括 AI虚构商品效果、抄袭拼接原创款式、篡改商品材质或功能、伪造拼接虚假场景等。这些AI假图的大量存在,既误导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又扰乱商家生态,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为解决这一问题,淘宝率先行动。3月27日,淘宝正式发布新规,明确认定“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不存在场景导致商品失真”“抠图贴图感明显失真”等AI假图典型场景,并上线识别模型,通过“源头拦截”“存量清理” 和 “标识提醒”等举措,对平台AI假图进行全面治理。

在商品发布端,淘宝实时检测和拦截失真图片;在商品详情页上线AI合成提示标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拦截过度PS、AI夸大的假图近10万张。同时,淘宝向全行业发出倡议,呼吁规范使用AI生成图片,保障商品信息真实,共同加入对AI假图的全面治理,推动行业回归品质竞争。

在教育领域,AI的应用也引发了诸多问题,高校和教育平台纷纷出台限制措施。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高校学生利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完成作业的现象日益普遍,甚至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近三成学生在写论文或作业时使用AI工具,部分学生利用AI伪造研究数据、进行实验图片编辑等。为规范学生行为,复旦大学出台“六个禁止”规定,明确允许和禁止使用 AI 工具的范围,严重违规者论文成绩不合格;天津科技大学要求学生论文中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不超过40%;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在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

教育平台方面,Tencent课堂宣布对平台上的AI课程进行全面下架治理整顿。当前 AI课程市场鱼龙混杂,部分课程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一些课程夸大教学效果,承诺学员轻松月入二十万等不切实际的收益,引发大量投诉和纠纷。Tencent课堂此举旨在净化平台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 AI 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遏制AI“魔改”乱象,广电总局发布《管理提示 (AI 魔改)》,要求排查清理相关短视频,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对平台相关技术产品进行自查和严格准入监看。通过加强监管,规范 AI 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保护原创作品的常识产权,维护影视行业的正常秩序。

在医疗行业,AI的应用虽然具有一定潜力,但也存在巨大风险。以DeepSeek为例,其在医疗领域的使用引发了诸多争议。广东一位医学博主称病人因 DeepSeek 质疑其治疗方案,还有医生博主遇到病人拿 DeepSeek 诊断方案要求开药的情况。

鉴于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严禁互联网医院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国家卫健委等也出台了对人工智能使用的限制规定。从法律层面来看,个人使用DeepSeek 看病出现误诊,DeepSeek 一方通常无需担责;若医生直接采用其处方给患者,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则需担责。专家也提醒,应审慎对待人工智能医疗建议,身体不适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以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

AI健康发展需法规与自律协同

为应对AI发展带来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法规层面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比如应强制实行数据最小化原则,要求企业在AI应用过程中,仅收集与业务需求直接相关的数据,避免过度收集用户数据。安踏集团在AI应用中,就通过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消费者数据的安全与隐私。

要完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所有权归属与数据使用规则。在数据交易过程中,应建立健全数据交易市场监管机制,规范数据交易行为,防止数据泄露与滥用。

算法透明化是保障AI公平性与可说明性的关键。法规应推行算法备案制度,要求企业对用于高风险领域(如医疗、金融)的AI模型进行备案,并通过可说明性测试,确保模型决策过程能够被理解与监督。

同时,建立AI算法风险等级评估体系,根据模型的应用场景、数据来源、影响范围等因素,对生成式AI内容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对于医疗、金融等关键领域的AI应用,应设定更高的安全标准与监管要求,确保技术的稳健性与可靠性。

针对算力与能源消耗问题,法规需制定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标准,推动国产芯片研发与应用,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应强制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企业在AI应用过程中,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建立健全AI伦理框架。推广“AI对齐技术”,确保AI模型的输出符合人类价值观与道德标准。Tencent在AI产品研发过程中,引入了伦理审查机制,对模型的设计、训练与应用进行全程监督,避免技术滥用。

同时,建立行业联盟,如“北京前沿算法协同创新矩阵”,整合行业内的技术、算力与数据资源,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

AI技术的“跑偏”,本质上是人类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失范,而非技术本身的问题。通过法规迭代与行业自律的协同作用,可以引导AI回归“赋能”本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在发展AI技术的同时,需更加注重平衡创新与治理的关系,避免“技术巨兽”失控带来的风险。同时,积极推动全球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AI技术真正造福全人类。


来源:36kr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 18:16 , Processed in 0.18622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