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730|回复: 18

IBM的三次兴衰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少将

注册:2016-11-17258
发表于 2024-9-19 09: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星海剑长 卢克文工作室  

在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

1997年,HUAWEI历经了十年创业,总算小有成就了。

任正非把自己10万元买的二手标致车,换成了宝马730。只要有空,他就开着车在深圳深南大道上兜风。

某天,任正非超过了一辆慢慢腾腾的富康车,一看,开车的是IBM总裁郭士纳。

任正非冲郭士纳大喊:“你开过宝马吗?”

郭士纳感觉莫名其妙,一脚油门超了过去。

没想到没过多久,任正非又超了上来,再次喊:“开过宝马吗?”

郭士纳听了很生气,又没理他。

于是第三次,任正非还是靠过来问:“开过宝马吗?”

郭士纳忍不住了,反唇相讥:“你嘚瑟个屁啊?”

任正非却说:“你知道宝马的刹车在哪里吗?”

据说,编造这个段子的人,想表达的意思是:1997年的HUAWEI,跑得很快,但不会踩刹车。

翻译过来就是:虽然当年的HUAWEI正在高速增长,但却并没有学会对成长的管理。

这虽然是个段子,但HUAWEI拜IBM为师的事情,却是真的。

1997年,任正非访问美国,日夜兼程地访问了IBM、贝尔实验室、思科、惠普等科技企业……

在IBM期间,任正非和IBM总裁郭士纳一起听了IBM管理学的讲座(你可以理解为推销会),临走时,IBM高管陈青茹送给任正非一本哈佛大学出版的讲IPD(集成产品开发)变革的书。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任正非(中)和郭士纳(右一)

任正非猫在酒店里,把这本书看了三天三夜,最终,做了一个决定:向美国企业学习管理。

1998年2月,任正非在《HUAWEI人报》发表《大家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

“只有认真向这些大企业学习,才会使自己少走弯路,少交学费。IBM是付出数十亿美金直接代价总结出来的,他们经历的痛苦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随后,HUAWEI召集高管召开会议,宣布启动“IT策略与规划(ITS&P)”项目,包括IPD、ISC(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等8个管理变革项目,正式拜师IBM。

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HUAWEI转型世界级企业的开端。

随后,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实行官周伟焜亲自带了50名顾问进驻HUAWEI,而HUAWEI专门抽调300多名HUAWEI内部骨干,成立了IBM项目组的管理工程部。

为了让IBM顾问放手大干,任正非撂下狠话:“谁要是抵触变革,谁就离开HUAWEI”。

这场师从IBM的大变革,HUAWEI前前后后花了40个亿,不过事实证明,任正非的决定,做对了。

从引入IBM的管理流程开始,HUAWEI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从研发到供应链、从财务到监管,从营销到售后的制度与流程体系,为自己后来走出国门并超越西方通讯巨头,搭建了骨架,提供了灵魂。

然而,正当如今的HUAWEI蒸蒸日上,顶着美国打压仍然在汽车、手机、芯片、5G领域取得一个个成就的时候,曾经的老师,却垂垂老矣。

如今,IBM已经连续十年营收下跌(除了2018年时有同比0.57%的增长),2023年财报显示,IBM全年净利润为75.02亿美金,营业收入为618.60亿美金,相比10年前,营收缩水近4成,净利润缩水近半。无论是传统商业服务市场还是新兴的AI领域,IBM都已经沦为边缘角色。

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科技巨头,再次陷入困境。

对此,IBM不得不宣布,在全球裁员3900人,而前不久裁撤1000名中国员工的行为,也只是IBM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罢了。
要知道,在全世界的商科教材中,IBM是几乎被神化了的企业,成立已满100年、鼎盛时市值相当于美国GDP的1/4,其影响力远高于现在的MicroSoft、苹果、AMAZON和英伟达等。

可是,这样一个蓝色巨人,为什么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IBM是一家电子产品企业,但事实上,IBM是搞机械起家的。

这一点,从IBM的名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企业)就能看得出来。

IBM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传奇商人:查理斯·弗林特。

查理斯·弗林特是个投机商人,并没有固定的经营领域,基本上是啥买卖赚钱就做啥。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人向全世界求购军舰,弗林特就从智利买了一艘二手防护巡洋舰,转手卖给了日本,也就是后来的日本海军和泉号。

此后的日俄战争中,日本人购买的美国机枪和大炮,也有很多是弗林特卖过去的。

就连莱特兄弟的飞机和相关专利技术的推广销售,也是弗林特给做的。

当然,相比卖军火和飞机,弗林特更擅长卖机器。

在1880年到1910年这30年时间里,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全面启动和商业的全面繁荣,一大批新发明在美国诞生,打字机、加法计算器、打孔机等等一系列新科技产品开始应用于商业。

这个时候,一家企业被弗林特看上了----国际时间记录企业ITRC(International Time Recording Company)。

这家企业一开始是造钟表的,后来看生意不好,就买了个打孔卡的专利,装在了自家的钟表上,诞生了世界第一代员工上下班打卡机。

看到没?如今全世界打工人都深恶痛绝的上下班打卡,源头其实在这呢。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弗林特站在资本家角度,觉得这种能压榨打工人时间、防止打工人偷懒的机器非常好,如果扩大规模,一定能受到很多老板的欢迎,于是就出钱把ITRC买了下来。

然后很快,弗林特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商机----人口普查。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无论是税收、经济还是选票分配,都需要依托准确的人口数据。

但问题在于,数据相关工作全靠手工,一天下来,也统计不出几张表格的数据。

后来,霍勒瑞斯发明了分拣机、制表机和记录机,用来记录完整的数据,第一次把数据转变成了二进制信息,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过去需要7年的人口普查。

尝到甜头的美国政府,开始大量采购这些机器,然后又被弗林特看到了,顺手也把霍勒瑞斯的制表机企业TMC(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给收购了。

随后,他把ITRC、TMC和自己原本拥有的美国计算企业CSCA(Computing Scale Company of America)合并,重组为计算制表记录企业(Computing Tabulating Recording Company),英文简写为CTR。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这,就是日后IBM的前身。

但是,弗林特很快发现,让自己搞个投机买卖还行,让自己管理个企业,就很困难了。

幸甚,这时候,IBM的真正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出现了。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沃森和张飞一样,早年间卖猪肉出身,后来也和中国诸多股民一样,在股票市场赔了个倾家荡产。

最终,人到40,一事无成的沃森,只能背井离乡,前往纽约当了个推销员,并加入了CTR。

不得不说,卖过猪肉的人,是很擅长从用户角度思考的,客户想炒菜,你就卖他瘦肉。客户想剁馅,你就把肥肉卖给他。

而沃森,也是如此。

对于政府客户来说,CTR过去的制表机和记录机好用归好用,但太过于商业化,对政府这种每天需要大量报表的客户,还是有点不方便。

于是,沃森适时地推出新型的打印——制表组合机,一下子打开了政府市场。

而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是买不起昂贵的制表机的,也不用天天处理数据,于是沃森改变了销售方法,以租赁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机器,结果销量大增。

短短几年时间,沃森的成就让IBM的销售额高达到了创纪录的1300万美金。

弗林特慧眼识金,一眼看中了沃森的灵活和创造性,任命沃森当了CTR的CEO。

沃森说,我当CEO可以,但我需要给企业更名: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这样,客户一看名字,就知道企业是干啥的。

“全球”,“商业”,“机器”,这逼格是不是一下子就起来了?

弗林特同意了沃森的提议,在1924年,正式将CTR改名IBM。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至此,这一后来震撼世界的蓝色巨人,诞生了。


不得不说,IBM的成立,有点生不逢时。

因为成立没多久,就赶上了1929年大萧条。

大萧条期间,美国小小的企业,破产了90%,那么相应地,依赖B端客户的IBM,也遭遇了危机。

这个时候,坚韧且乐观的沃森做出了两个决定:

第一,招兵买马,继续生产,哪怕产品已经卖不出去,也要购买库房放着,静待回暖。

第二,加强研发,沃森在恩迪科特建立了IBM的第一个企业实验室,利用这个短暂的市场低谷期,静心做好研发。

结果,IBM还真研发出来一些新东西。

比如,80列打孔卡,这是一种很薄的纸片,面积为190×84毫米,用长方形孔提高存储密度,通常可以存储80列x12行数据,容量相当于120字节。

这在当时,算是最高密度的存储设备了,再配上适配的IBM的电动打孔机,让“IBM打孔卡”很快成为了业界标准,就像90年代的3.5寸软盘一样。

640?wx_fmt=png&from=appmsg

结果在1933年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市场赫然发现,市面上能提供量大、优质和先进的数据服务的企业,只剩了IBM一家,其他的企业,要么倒在了大萧条之中,要么技术已经落伍了。

所以毫无疑问,1934年大萧条结束后,IBM开始一统市场,成为市场的巨无霸,订单多得数不过来,就连纳粹德国也要万里迢迢找IBM购买电动机械化穿孔卡片制表机,用来更有效率地灭绝犹太人。

当然,当时IBM的影响力,还仅限于商业圈子,真正让IBM走向全世界的,还是二战带来的机会。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全国动员,所有的工业都被动员起来生产军工产品,IBM也不例外,开始按照军方要求,生产大名鼎鼎的BAR 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如今中国军博展出的M1918,就有一批是IBM生产的。

当然,这件事的最大意义,不在于IBM从军火订单中挣了多少钱,而是在于靠着军方订单,IBM成功和军方搭上了关系。

军方在当时,正在搞一项绝密的计划----曼哈顿工程。

众所周知,搞原子弹,需要大量的计算,当年中国人是靠算盘打出了原子弹模型,而美国人就豪侈多了,有计算机啊!

当然,当时的计算机都是机械式的,无论是存储数据还是显示数据,都非常麻烦。为此,IBM专门为曼哈顿工程设计了一款机械计算机,配合穿孔卡片使用,便利了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加快了造原子弹的进度。

可以说,1945年8月份原子弹能在日本炸响,IBM功不可没。

参与曼哈顿计划,让IBM有了极高的保密资质,能让其参与到另一项绝密研究中----电子计算机,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设计打孔卡片输入系统(当时还没有键盘,只能靠打孔卡输入)。

640?wx_fmt=png&from=appmsg

电子计算机的计算逻辑,和IBM的机械计算机完全不同,它没有活动的机械部件,只有信号在真空管之中,以接近光的速度来传播,借此来实现运算。

不过,在当时电子计算机还非常不可靠,不仅体积庞大,耗电量惊人,而且时不时还要烧掉一些真空管。

一开始,沃森对这种机器并不感冒,所以坚持自己的机械计算机路线,没想着转型。

但他的儿子小沃森却不这么看,他当过美国空军,知道一款能够瞬间计算数据的计算机器,能给世界军事带来一场多大的革命,而IBM引以为豪的制表技术,最终会被淘汰。

于是,小沃森说服沃森,沃森说服董事们,让自己的儿子担任了IBM的总裁,开始死磕电子计算机项目。

为了搞出自己的电子计算机,小沃森请来冯·诺伊曼做顾问,大量招聘电子技术方面的人才,技术和工程队伍从500人暴增到4000人,研发经费也从营收的3%增加到9%。

在十年时间里,IBM投入了50亿美金(这可是50年代的50亿美金!相当于马歇尔计划的三分之一),也因此媒体戏称为“50亿豪赌”。

最终,小沃森成功了,1964年,IBM成功推出了IBM360计算机,震撼了整个世界的计算机市场。

640?wx_fmt=png&from=appmsg

IBM360的最大优势,不仅仅在于其运算速度快,更关键的是,它第一个采用可编程指令集,这意味着世界上的计算机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它们都可以用同一个操作系统(而非每种产品都用量身订做的操作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方便不同的用户。保险企业买了能算收益,军方买了能算导弹弹道。

可以说,正是小沃森的远见卓识,成功将IBM这一庞然大物,从机械时代,带入了电子时代。

没人能否认小沃森的商业才能,IBM360诞生后,他游说国会放松对计算机的管制,成功将计算机从政府部门和军方,推广到民用,将这种实验室里的怪物,普及到了每一个银行、保险企业和航空企业,为推动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沃森执掌IBM二十年里,IBM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0%,这一增长速度是惊人的,他爸爸也没有做到这一点。

到了1975年,IBM生产的计算机数量,已经是世界其他所有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总和的4倍,IBM正式成为了世界级的巨无霸。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8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0 00:36 , Processed in 0.53940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