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自己的电信手机卡突然不能用了,状态栏信号一闪就没有了,提示“未插入卡”,换手机故障依旧。今天去做异地补卡,各种验证都通过了,就是不成功。补卡地提示“ict业务过期”,联系发卡地,说没看到有问题。补卡地上报到省企业,回复时间未知,能成功补到卡的时间更是未知。一直问我有没有备用卡?其他卡是有,但别人不知道、也不会打我的备用卡呀。 在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政府自己都在大力做互联网政务,以前必须回到当地办理的很多业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了,很多数据可以进行跨部门流转,而运营商自己的数据在内部流转都处理不好,自己的官网和业务网都不流畅,办理业务有时也很卡,如何让人相信能提供好其他业务呢?政府都在服务化,而企业却在行政化。 业务具有属地性,而账号(手机号)可不需要有。不说微信和QQ,就说本地化服务的美团,所有的当地优惠跟账号有关系吗?驾驶证在办理业务时,要转到当地,也跟当地能提供的业务有关系。当然,手机由于缴费的原因,跟美团还是有差别的,但也应该可以像驾驶证一样转到当地再办应当地业务呀! 比如疫情通告等,一个A地的人长期在B地,收到的A地通知信息往往没有什么用处,有用的B地信息却收不到。号码可以像互联网企业的账号一样,一个企业集中统一管理,各地只需要做好和管理好本地的业务,本地的号码可以转出,外地的号码可以转入,然后办理本地的业务。一些公共性的,公益性的信息,可以登记到当地或者根据居留时间,推送给本地业务系统以外的手机号(参照前些年的欢迎信息)。不要该管的没管好,不需要管理的却又过度管理。比如所谓的电信诈骗,应该严管的是银行卡的收付,比如一天需要支付多少笔以上,就必须到银行去办理实人认证,只要诈骗的钱不能及时转移,就减少了可追溯的难度。而不是动不动就停手机卡。当然,这不是运营商一家能解决的问题,只是举个例子,但运营商有借机夹带私货的嫌疑。 别跟我说,系统流程固化不好调整,提这个需求的是不懂业务等等。提需求的需要懂业务吗?恰恰相反,这种思维固化的人才是在35岁门槛应该淘汰的人。以前程控交换机没有流行之前,还是人工进行转接的呢?通信换代多少次了,哪一次不是大动干戈?思维不要僵化,用外行人的眼光和大众的需求去梳理业务,向互联网政务和互联网企业学习,然后改进。否则,就会连做一个管道都做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