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通信敢言(公众号),编辑:敢sir
近日,一位某运营商的基层员工后台联系我,对其所在企业的“业务造假”行为进行了吐槽——
“某北方运营商一省级单位,为了完成集团企业手机营业厅(现在叫中国XXAPP )的月活指标,无所不用其极。
最开始是让每一名员工用手机挨个用宽带账号一个一个登录作假,后来是用电脑版本的安卓模拟器。
之后看指标还是完不成,干脆全省一起找了一个App企业开发作弊刷单程序,每个月花费上百万去作假,这些钱依然摊到了一线员工头上。
全省月活指标都快超过移动用户数了太假了,那个 APP 谁会天天用呢,App企业一个假的登录用户收几毛。”
对此吐槽,我特地联系了几个该省份的运营商朋友了解了一下,似乎是确有其事。而更关键的问题是,以上所谈并非个案,至少在局部环境下是广泛性行为。
而更值得业内反思的是为什么基层造假会屡禁不止?
从2G时代开始,某些基层运营商就为了完成市场指标批量突击开卡,这个行为给后面很多年里的经营管理造成了“障碍”,这些为了报表数据而存在的虚假“用户”,在大量占有企业资源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决策带来干扰,因为虚假的数据难以代表基层的实际情况。
到了后来,在监管部门的三申五令之下,几大运营商总部针对数据造假出台相关政策,中间一段时间,业务造假行为被一定程度地压制。
然而时至今日,基层造假仍然存在且似乎有抬头之势,究其根本,除了领导为了政绩而追求漂亮的数据而为之,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的KPI考核机制。
在员工看来,这种劳民伤财之举只是为了领导的业绩,爆料者直言不讳“这种造假现象是个别领导为了提升绩效急功近利的做法,不惜损害企业利益只顾自己升官发财。”
想想,每月花费上百万去作假,只为了让app日活数据好看,但是一个app日活数据再好看,没有业务量、带不来收入,又有什么用呢?而且,把app日活数据做得这么漂亮,上层决策者一看,会误以为电子渠道的作用发挥很明显,进而把一些实体渠道削减,这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将造成严重影响。
完全靠水分数据支撑的企业机体自然难以健康,最终损害的是整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利益。身处其中的运营商员工对此深有体会。某运营商员工透露,“有些区县企业数据造假,甚至地市企业也靠这种虚假数据膨胀起来,造成了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报表好看,企业在全省的排名也靠前。结果来年下任务的时候是按照前一年的基数来下指标,自然指标更高。那要完成更高的指标又得靠数据造假,完全恶性循环。”
另一运营商员工也在论坛上表示,“甲地市因为指标完成的好,领导升迁到省企业,而新从省企业来的领导一来发现当地的发展数据全是水份。”
前几年,有一个某运营商省企业的副总,因“虚构经济事项套取成本用于虚增收入,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被企业处理,,所以也奉劝各级领导干部引以为戒,实事求是,千万不要为了完成业绩虚增收入,吃春药,这不仅害了自己,给企业造成损失,还把底层员工折腾的够呛,不科学不值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