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onnar 于 2017-4-15 18:52 编辑
1, 概况
到目前为止,物联网(IoT)已经以两种主要的方式发展。第一,小型化、云解决方案、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数据分析的使用,已经让很多企业从在物理环境中实时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获得好处。第二,组件成本的减少和更便宜的数据收集方法已经改变了成本——收益模型,让IoT解决方案适应更多的企业。这些驱动力量合在一起,奠定了新的IoT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发展的基础。
IoT既被视为M2M(Machine-to-Machine)的演进,又被视为M2M的母集。从根本上说,如果说M2M是建立在直达通信链路的基础上的话,那么IoT将这个概念扩展到了经由IP网络的连接。
随着到现在为止的许多M2M应用的部署,关注的焦点是单一的应用,并且大部分时间里表现出“一个设备——一个应用”的特征,从而产生了封闭的垂直体系。在某些场合,甚至要为一个单一的应用建设特殊的网络。相反,IoT则是架构在“大家应该允许设备为多个应用服务,并且允许应用使用于多个设备”的原则的基础上。
M2M通信不是蜂窝移动网络的新应用案例。公用事业行业、安全行业、运输业,甚至农业,高达4亿数量的设备使用现有的无线网络和平台进行通信和满足关键业务需求。迄今为止,这些用户案例不得不用一种强制的业务需求来克服技术和成本障碍。由于IoT首先是与应用和设备有关,因此连接——基于连接,“物things到互联网Internet的接入就被建立了起来——就是它的基础。由于有大量可见的应用和将来可预见的更多应用,围绕着成本、电池容量、覆盖、吞吐量、容量、时延、安全性、稳定性(这里仅举几例)的连接的需求必然存在着海量的分歧。正是通过需求的组合,数十亿的可预测连接将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并且这些连接所服务的应用的性质将支配这些网络连接必须满足的需求的集合。
已经有人建议根据被部署的应用类型,将IoT领域分为大规模IoT和关键IoT。如同其名称所暗示的那样,大规模IoT设想的是海量的位于,比如建筑物、农场、运输工具上的可连接物体——它们又规律地向云报告,并且它们的端到端成本必须足够的低以便具有商业意义。这里,这个需求集的基础是有着低能耗、良好覆盖能力和高可扩展性的低成本设备。在另一端,则是关键Iot应用,比如远程健康护理、交通控制和工业控制,等等——它们对可靠性、稳定性以及非常低的时延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当然,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存在着很多其它使用场景——它们不少已经运行在现有的2G、3G或者4G网络连接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