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150|回复: 0

[技术讨论] 老代原创:读书杂谈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三级通信军士

注册:2015-5-231
发表于 2016-3-15 10:02:37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都会遇到很多新入职的职场新人,很多人在学校里面都做过职业发展培训,或者在网上看过陈*之、曾*强之类的鸡汤,老代的建议是看看无妨,鸡汤也没有坏处,但是往往也没啥疗效。这些人就问了,老代你有啥推荐?我觉得应该多看看书,但是看看什么样的书籍?对于读书,老代看的不多,读过的也是一知半解,今天班门弄斧,抛砖引玉,聊聊自己的一些体会:

1.  学生时代,最重要的第一要务是读各种备考类的书籍。每当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要过来拍砖,老代耳闻目睹了目前一些上的各种不通过高考制度而是通过推举制进行的选拔,在阶级固化的现在,推举制成为参考者拼爹的制度。自己感觉自己作为一名农家子弟,庆幸能够参与高考,跳出农门。中国历代的人才选拔,从早期的访贤制、到汉代的察举制、再到后面的九品中正制,最后形成了门阀时代(拼爹时代),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一直长久不衰,是有它的合理性。高考的层层选拔制度,在老代看来始终是最客观和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拿电源行业来讲,老代认识的90%的国内电源行业大拿,基本出自电源村未来电源精英计划涵盖的十几所名校,而其他的900多所大学,培养出来的行业大拿凤毛麟角,这说明高考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是比较客观的。学生时代,努力备考,是第一要务。

2. 职场新人: 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很多人面临重新选择专业,或者需要在专业上更加精进,以电气工程专业进入电源企业的为例,过去在大学学过《电力电子》,有的人进了做变频器的企业,有的人进了做通信电源的公式,这些产品的设计思路差异很大,需要有专门的这类专业书刊去学习。有的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转作市场,就要学习营销方面的书籍,推荐看看菲利普.科特勒写的《营销管理》,还有很多MBA的一些基础教程类的书籍。最近一个朋友的小孩给我打电话,咨询职场发展的事情,前年老代在见面的时候,建议他多专业类的书籍,电话打过来,我问他两年时间读了几本书?回答是一本还没有读完,这种孩子真是不可救药了,自己把自己放弃了,命苦不要怨政府啊。我当即的要求,在没有读完六本专业书籍之前,不要再打电话浪费大家的生命。

3. 逐渐适应企业的工作后,很多人得到了晋升主管和中层管理层,老代建议多读英语书和升级版的各种MBA教程。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生活在大家这个年代,要具备全球视野,必须要过英语的听说写。老代从02年常驻吉隆坡,面对亚太地区的各种口音的英语,加上自己的夹生蹩脚的英语,大约花了5年时间才彻底读过了英语的难关,每天强迫自己看英文的各种节目,所有的书籍全是英文,现在想来,那也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MBA的各种教程,会帮助主管和中层管理层了解企业整体的运作策略和各个部门的衔接关系,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提升帮助很大。

3. 在工作十几年之后,商业上的事情已经驾轻就熟,老代这几年喜欢读的书籍就是历史书和人物传记。由于天生酒量不行,我一直比较抗拒和酒量大的人出去交朋友,酒桌上一听说老代是北方人,酒桌上中国人的各种劝酒的陋习实在让人受不了,这一点在深圳好很多,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大部分人还是比较不习惯喝酒比读书多的人,还是要多读书。对于历史书,我觉得每段历史都非常精彩,历史上的优秀人才太多,各种逸闻趣事,让人读到之后拍案叫绝。我大**要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美,就必须要研究对手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4. 再高的年纪,老代还没没有体会,想想牛顿这样的科学家,到最后研究的是神学,李嘉诚读的的金刚经、华严经,从任正非的讲话来看,毛选读的肯定是滚瓜烂熟,哲学和宗教这些晦涩的理论,估计是未来读书的方向。

春节期间,写了一个随笔,被同学批评到,没有中心思想,不知所云。大家就不要强求,毕竟咱不是靠写作为生的,今天是个读书杂谈,大家觉得有意思,就把文章看完,给点评论,如果觉得没啥意思,就在朋友圈一手滑过。
最后,有朋友问老代,要读历史,有啥好推荐的,老代推荐一段老代在喜马拉雅里面听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讲述的《嘉庆王朝》 1.webp.jpg

里面有一段关于嘉庆皇帝和洪亮吉的爱恨情仇,挺有意思,老代在百度上搜索,全文照录如下:“

嘉庆帝亲政初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经历了乾隆末年权臣当道、言路堵塞的高压统治之后,嘉庆帝决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但洪亮吉借上疏之机,直言不逊,把矛头直接指向嘉庆。嘉庆帝深感不严惩不足以消除心中之恨,他决定杀一儆百。那么,洪亮吉是个什么人?他究竟说了哪些令皇帝龙颜大怒的话?在洪亮吉命悬一线时,嘉庆帝为什么又将他发落新疆?嘉庆五年天降大旱,嘉庆帝为什么又替洪亮吉平反昭雪?

前面说过嘉庆皇帝亲政初年,有一个烦恼,感觉手底下的大臣不大拿他这个皇帝当回事儿,不像对他爸爸乾隆那样敬畏,决定抓个典型开刀,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利害。谁撞到枪口上了 洪亮吉。

位卑忧国,亮吉上疏

洪亮吉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是江苏常州人。小的时候家里穷,爸爸死得也早,他刻苦攻读,但是,在科举的路途上就是不顺利,屡试不中。谁也没想到,这个科举场上的“常败将军”在乾隆五十五年不仅考上了进士,而且,殿试的名次居然是“榜眼” 全国第二,差一点儿就点了状元。

洪亮吉从此进入仕途,从翰林院编修做起,干过一段儿贵州学政,学政是主管一省教育的官员,级别不低。嘉庆元年调回北京,做了京官以后,洪亮吉的仕途就不顺利了,调到上书房任职,担任皇家的家庭教师,负责皇曾孙的教育。这里说的皇曾孙是从乾隆太上皇开始论的,如果从嘉庆帝论,应该是孙子辈。当然,此时嘉庆帝的儿子还没结婚,所以,不是嘉庆帝的亲孙子,未必有很好的政治前途。可见,洪亮吉在上书房的地位并不高。

其实,乾隆太上皇选洪亮吉入上书房任职,还是看中了他的知识。洪亮吉官当得一般,知识却很出色,他精通经学、音韵学、历史地理学,诗作得也好。

洪亮吉是个学者,当然有学者的脾气,加上天性耿直,说话不大注意,不会阿谀逢迎那一套,喝起酒来更是不管什么长官上司,想评论谁就评论谁,而且一般不说好话。《清史稿·洪亮吉传》中有一句较为形象的描述:说他“长身火色,性豪迈,喜论当世事。”“长身火色”说洪亮吉是个红脸大汉,人长得高大而且性格急躁,喜欢议论敏感问题,这样的人在官场中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早在嘉庆三年,朝廷就以考试的形式出了道题,让中下级京官答卷,为镇压白莲教征集对策。洪亮吉写了几千字指陈时弊,把大清代说得一团黑。据说嘉庆皇帝很不高兴,但那时嘉庆帝手里没权,处罚官员的权力掌握在太上皇手中,他又不愿意让父皇烦心,结果便宜了洪亮吉。但洪亮吉不但不感到庆幸,反而愤愤不平,为什么?他感觉自己的意见没被重视,正巧他弟弟死了,他以此为借口辞官回乡呆了一段儿时间。

不久,太上皇驾崩,嘉庆帝清算了和珅,这让洪亮吉十分兴奋,感觉国家又有了希翼,就回到了北京。洪亮吉早年做过朱珪的哥哥 朱筠的幕僚,所以,经过朱珪推荐,嘉庆帝同意洪亮吉参加编纂《清高宗实录》,就是乾隆实录。但洪亮吉兴奋了一段以后,他感觉朝政没有太大改观,好像跟原来也差不多,再加上最近嘉庆帝对洪亮吉的编纂工作不满意,否定了他的阶段性成果。这本来十分正常,人家嘉庆是皇帝,当然有权批评他,但洪亮吉牛脾气又上来了,不干了,回家!这回连朱珪都不劝他了。原来,前些日子,朱珪公开表扬了洪亮吉,这本来让洪亮吉很高兴,但紧接着,朱珪又表扬了其他部门的一些官员,洪亮吉马上就火了,说你表扬我我没有意见,但你把我跟那些鼠辈相提并论,这不是贬低我吗!总之,洪亮吉认为朱珪对他不敬重,当场顶撞起来,并把打圆场的其他官员骂了个遍,连并不在场的王杰、刘墉都给骂了。这下子真得走了,北京没法呆了。

洪亮吉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地走,更何况他还有不少话要说。

嘉庆帝亲政之初,下诏求言,号召各级官员给朝廷建言献策。从乾隆晚年以来,已经见不到这样的气象了,大家都很受鼓舞,所以不少官员上疏,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为此受到夸赞和奖赏。洪亮吉也动心了,他倒不是为了受赏,而是不说憋着难受,总之,不说白不说,白说也得说。于是,临行前写下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奏折,抄了三份,分别投呈军机大臣、成亲王永瑆和吏部尚书朱珪、吏部右侍郎刘权之,请他们转奏皇帝。洪亮吉官小,只是一个实录馆的编修,无权上奏折,所以,要请大臣代递。为什么抄了三份呢?我感觉洪亮吉是豁出去了,无论如何要把这份奏折送到皇帝的桌子上,抄三份是为了保险,他估计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能给他递上去。

朱珪和刘权之收到洪亮吉的奏折,先看了一遍,因为代递者也负连带责任,所以,要先看一看,看适不适合代递。这一看非同小可,大惊失色,这个奏折递上去必然就是一场波澜,怎么办?递还是不递?朱珪和刘权之还没拿定主意,不知深浅的永瑆已经把奏折递给了。

洪亮吉的奏折递的不是时候。此时嘉庆帝已经亲政半年了,一方面整天忙得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另一方面他感觉臣子们似乎背地里笑话他,轻视他,有点儿不把他当回事儿。这使他很郁闷,也很生气,正要抓个典型开刀,就在这个当口,洪亮吉的奏折摆上了嘉庆帝的案头。

洪亮吉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皇帝,他说:“今天子求治之心急矣,天下望治之心孔迫矣,而机局未转者,推原其故,盖有数端。亮吉以为励精图治,当一法祖宗初政之勤,而尚未尽法也;用人行政,当一改权臣当国之时,而尚未尽改也;风俗则日趋卑下,赏罚则仍不严明,言路则似通而未通,吏治则欲肃而未肃。”

我把洪亮吉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您听听:他说现在天子想治理好国家的愿望是有的,而且很急迫;普天下老百姓想过太平盛世生活的愿望更是迫切。但是,皇帝忙活了几个月,至今还没看到什么好转的趋势,为什么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你应该更切实地效法你爸爸乾隆、你爷爷雍正的勤奋,但是,你还没有完全效法;第二,用人行政,应该完全改变和珅掌权时候的作风,但是,你还没有完全改变。现在,社会风气、官场风气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下流”。你赏罚也不严明,言路似开未开,想肃清吏治实际上并未肃清。

看到这里,嘉庆帝的心拔凉拔凉的,寒心啊,你看,洪亮吉把当前一片大好的形势说得漆黑一团,而且,这漆黑一团的原因全怪自己。

硬着头皮往下看去,洪亮吉说:“何以言励精图治尚未尽法也?自三四月以来,视朝稍晏,窃恐退朝之后,俳优近习之人,荧惑圣听者不少。”这句话是说:在励精图治方面,你比你爸你爷差远了,最近这三四个月以来,你上朝比较晚,我还担心你退朝之后,跟那些“文艺工编辑”混在一块儿,受他们的蛊惑。

看到这里,嘉庆帝有点儿压抑不住满腔的怒火了,这完全是诽谤吗,我什么时候上朝晚了?我一天到晚疲于奔命,哪有时间接近“文艺工编辑”?不过更气人的话还在后面,洪亮吉用几千字把大清代不遗余力地做了抹黑之后,以这样一句话做结尾。根据《清史稿》记载,他说:“亮吉以为今日当法宪皇帝之严明,使吏治肃而民乐生;然后,法仁皇帝之宽仁。”[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356,列传第143。]这句话是说你先学学你爷爷雍正帝的严厉,然后再学你太爷爷康熙帝的仁慈。这句话把皇帝气坏了,我不如我爸爸,我不如我爷爷,我不如我太爷爷,不错,但这话只能我自己说,你们做臣子的不能说;我说那是对祖宗的崇敬,是谦虚,你们说就是对我不敬,就是没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嘉庆帝一下子想到了亲政这半年来受的窝囊气,皇后出宫,奴才不给让道儿;皇帝的命令,奴才阳奉阴违,现在这个洪亮吉居然指着鼻子教训自己,拿那些捕风捉影的猜测之辞质问自己,自己在天下人眼里哪里还是个皇帝!俗话说“拿豆包不当干粮”,可自己不是“豆包”,是一言九鼎的皇帝啊。小样!我收拾不了你?嘉庆帝拍案而起:来人!把这个洪亮吉给我拿下!



龙颜大怒,命悬一线

拿洪亮吉容易得很,当时,他正在西华门外的都虞司,跟朋友聊天。一群如狼似虎的禁卫军官兵一拥而上,把洪亮吉按倒在地,拷上手铐,然后押往刑部大牢。当时正在中午,交接不顺利,所以,洪亮吉戴着刑具,坐在刑部门前的草垫子上,等着被收监。各衙门的下级官员纷纷来看热闹,指指点点,都说这个洪亮吉非死不可。洪亮吉的好朋友赵怀玉大哭,连连向洪亮吉磕头,意思是朋友,永别了!洪亮吉还劝赵怀玉,“何悲也”,就是说哭什么哭,又吟诗“丈夫自信头颅好,须为朝廷吃一刀”[《清史编年》第七卷,第175~176页。]。吟诗完毕,哈哈大笑,笑声很凄厉。大家都说这个洪亮吉真是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不可理解。

其实,此时此刻真正骑虎难下的是嘉庆帝。不抓洪亮吉,心中这口恶气难消;而且,嘉庆帝这时又弄明白了洪亮吉的奏折一式三份,除了自己手中这份,朱珪、刘权之手里还各有一份,心里这个气呀,你给我上奏折一份就得了,你为什么广为散发,想把我搞臭?不能不惩办。但抓起了洪亮吉,怎么处理?洪亮吉上疏毕竟有个大背景 号召各级官员为朝廷建言献策,一旦严办洪亮吉,舆论肯定对自己不利,今后满朝官员不明真相,言路可能就堵塞了。所以,尽管嘉庆帝心里一肚子气,还得设法挽回。确实,这个皇帝真不是个人干的活,里外不是人。

这个时候,军机处、刑部、吏部官员正准备开审洪亮吉,阴森森的大堂上官员们表情肃穆,衙役目露凶光,各种刑具摆满一地,洪亮吉像个小鸡似的被提了上来,扔在官员的脚下。这时,一个太监大摇大摆地走上公堂,扯着公鸭嗓高喊:“有旨”!所有官员马上起立,面向北方,做出虔诚的表情。只听太监不紧不慢地说:“说了,洪亮吉读书人,体弱,毋许用刑!”声音刚落,洪亮吉趴在地上痛哭失声[《清史编年》第七卷,第176页。]。于是,刑部尚书赶紧命令将刑具全部搬走,现场的气氛稍有缓和。

洪亮吉一案奉旨严审,不过这个案子线索清楚,情节简单,没什么好审的。问他上疏皇帝的动机,洪亮吉说:“庶人传语,况翰林乎?”[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第1726页。]就是说老百姓也可以向政府反映情况,何况我是个翰林?

问他奏折里说的皇帝上朝晚,退朝后接近“文艺工编辑”的事儿根据是什么?

洪亮吉回答得更是干脆:“一时糊涂,信笔混写,自请治罪。”

问他你说咱们大清代的官贪污腐败,到底是谁贪污腐败?你给说出姓名。这个问题问得很-钻,但又不能说他问的不对,确实,在法庭上要靠证据说话吗。

洪亮吉说谁贪污受贿谁知道,反正我指不出具体谁贪污受贿[《清史编年》第七卷,第176页。]。

主审官一拍惊堂木,说:大胆!你不知道,你敢胡说?分明是在诽谤!然后又语气和缓地问:各位还有什么要问的。大家说没了。主审官说:退堂 也就是休庭,一个时辰后宣判。一个时辰后,宣布判决结果:大不敬罪、诽谤罪罪名成立,数罪并罚,判处斩立决。然后,将判决结果上报皇帝[《清史编年》第七卷,第176页。]。

嘉庆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公历是1799年的9月26日,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帝发布上谕,这道上谕有三层意思:

第一,亲政以来,广开言路,上疏者不少,但“从未有匡及朕躬者”。也就是说,你们批评谁,也不能批评我,专制皇帝是不受批评的,他充其量只能做自我批评。洪亮吉是第一个站出来批评皇帝的人,必须严惩,否则,还有没有王法!
第二,洪亮吉也不是什么善意的批评,他“语涉不经,全无伦次”,“肆意妄言,有心诽谤”。
第三,考虑到洪亮吉毕竟是上疏言事,为了不堵塞言路,所以,将洪亮吉的死刑改判为流刑,发往伊犁
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光先生写了一部伟大的通史 《资治通鉴》,里面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他说:臣子要“善谏”,君主要“纳谏”。所谓“善谏”,是说臣子要善于提意见,在给君主提意见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场合时机,否则,搞得君主下不来台,建言者就要遭殃倒霉,还不如不提;当然,对君主的要求就是无论多么难听的话,只要是有价值的意见,你就得接受,这叫“纳谏”。

在这个洪亮吉事件上,嘉庆帝和洪亮吉都有责任,也就是说,洪亮吉没有做到“善谏”,嘉庆帝没有做到“纳谏”。但要是按照儒家传统“责备贤者的话”,嘉庆帝的责任更大些。就算洪亮吉说得难听,说得没有根据,但毕竟是你先号召官员给你提意见,人家响应号召,你把人家发配伊犁,那么,你当初的号召不成了陷害人的圈套了吗?今后,谁还敢相信你的话?谁还敢给你提意见?

更何况洪亮吉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你让洪亮吉为他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他可能拿不出根据,但要说他是瞎说,也不客观。洪亮吉对当时官场黑暗的揭露确实深刻。比如,洪亮吉说:咱们大清代的官分两类:一类是不知廉耻的官,比如,有的官员明明比长官年纪大差不多一倍,但是,向长官拜门生,甚至跟宰相的轿夫、门卫称兄道弟,与这些下贱的人平起平坐[原文为:“有大学士、七卿之长,且年长以倍,而求拜门生,求为私人者矣;有交宰相之僮隶,并乐与抗礼者矣”(《清史稿》卷356,列传143)。]。官员为了得到一个效益好的职位,不惜昏夜乞怜,人前长跪。官员们不顾廉耻,百姓怎能遵守纲常,天下不大乱才怪呢?第二类官,是没有责任感的官,这类官不怎么贪污,但整天谈谈佛法,讲究素食。信佛吗,当然要吃素。对工作一点儿也不上心。

洪亮吉接着说,咱们大清国的官虽然分为两类,但共同特点是“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给归纳一下,按洪亮吉的意思,大清官场作风就四句话,十六个字:模棱两可、软弱退让、钻营投机、苟且偷安。

洪亮吉接着说,大家大清代的官欺压百姓,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千千万万人中不甘心蒙受冤屈,敢到北京上访的能有几人?朝廷遇到上访,处理办法不过两种:一是发交所在省的总督或巡抚审理,二是由朝廷派钦差前往处理。前一个办法,一千件重新审理的案子能平反个一两件?后一个办法,能不能平反冤假错案先不说,钦差大臣弄了个满载而归,地方政府知道中央的伎俩不过如此,一点顾忌也没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现在老百姓遇到冤屈已经不上访了,他们直接起义造反[原文为:“千万人中,或有不甘冤抑,赴京控告者,不过发督抚审究而已,派钦差就讯而已。试思百姓告官之案,千百中有一二得直者乎?即钦差上司稍有良心者,不过设为调停之法,使两无所大损而已。若钦差一出,则又必派及通省,派及百姓,必使之满载而归而心始安,而可以无后患。是以州县亦熟知百姓之技俩不过如此,百姓亦习知上控必不能自直,是以往往至于激变。湖北之当阳,四川之达州,其明效大验也”(《清史稿》卷356,列传143)。]。

洪亮吉说了很多石破天惊的大实话。

嘉庆帝不是昏君,洪亮吉说得真大胆,真露骨,但沉着想一想,难道不是这样吗?洪亮吉虽然举不出贪污受贿者的姓名,但你能说他是在说假话?所以,自打洪亮吉被发往新疆,嘉庆帝就开始有些悔恨了。洪亮吉启程的时候,正巧赶上伊犁将军入京觐见,顺便提起洪亮吉一事,这位伊犁将军是个“马屁精”,他估计嘉庆帝是怕背黑锅,不敢杀洪亮吉,他跟说,他要见义勇为,替出气,杀洪亮吉。据这位伊犁将军说,这事儿非常简单,谁都不用背黑锅,比如制造场交通事故、医疗事故,这事儿就办完了。最后,伊犁将军一再强调,虽说非常简单,但我从没干过,虽然没干过,但估计不难办[《清史编年》第七卷,第176页。]。

嘉庆帝一瞪眼,说了句:大胆!糊涂!又狠狠训了这位将军一顿,最后,把教训伊犁将军的这些话写成上谕,让军机处发往全国。读者朋友,您知道嘉庆帝这样做的用意吗?我想,可能有这样两个用意:其一,为赦免洪亮吉做铺垫;其二,保护洪亮吉。伊犁将军暗自叫苦,心里说这不是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这回可好,等洪亮吉到了伊犁,还得给他配上两个保镖,两个保健医生,万一洪亮吉在伊犁期间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就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天象示警,嘉庆改过

嘉庆五年春,北方大旱,春播无法进行,来年的日子怎么过?百姓设坛祈雨,哭求上天降下甘霖,但上天不为所动。

各级官员出面祈雨,不下。

王公贵族出面祈雨,不下。

亲王皇子出面祈雨,不下。

北方骄阳似火,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嘉庆皇帝心急如焚,一旦百姓走投无路,揭竿而起,如何收场?不得已,他只好亲自设坛向上天祈雨,这是一件风险很大的工作,万一老天爷还不给面子,皇帝的面子往哪搁?结果可能更糟。

可怕的事情出现了,皇帝祈雨,依然不下,看来,老天爷不给面子了。嘉庆帝忧心忡忡,感觉自己有些事儿没办好,激怒了上天,他下令设粥场,赈济饥民 不下雨;他下令赦免囚犯 不下雨。嘉庆帝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求来一场透雨。终于,嘉庆五年闰四月初三日,公历是1800年5月26日,嘉庆帝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为洪亮吉平反。

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他召来军机大臣,命他们拟一道诚恳的上谕,要表明三个意思:第一,洪亮吉奏折,“实无违碍之句,仍有爱君之诚。惟言视朝稍晏及小人荧惑等句未免过激”。意思是说,洪亮吉奏折没有政治错误,只有对君主的忠心,只是说皇帝上朝晚以及受小人蛊惑这些话未免过激;第二,“洪亮吉所论,实足启沃朕心,故置诸座右,时常观览。而勤政远佞,更足警省朕衷。”意思是说,洪亮吉所说的话,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这个奏折已经成了皇帝的座右铭,时常看,至于勤政和远离小人这两点,对我更有借鉴意义;第三,希翼满朝大臣今后继续上疏,对国家大政方针提出意见[《清仁宗实录》卷65,嘉庆五年闰四月乙卯。]。

一会儿,军机大臣呈上了拟好的上谕,嘉庆帝狠狠心,决定把好事儿做到底,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帝下令将洪亮吉的奏折向天下公布,让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拒谏饰非之主”[《清仁宗实录》卷65,嘉庆五年闰四月乙卯。]。为了表示虔诚,他决定把平反洪亮吉的诏书亲自抄写一遍,嘉庆帝写得很工整,心情很沉重,也很委屈,自己做错了事儿,自己改,眼泪夺眶而出,咬紧嘴唇,不让眼泪滴到纸上。最后两个字是“钦此”,当他写完最后一划的时候,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紧接着一连串的惊雷压倒了太监们的尖叫,大雨从天而降!

一百二十年后,中华民国清史馆纂修《清史》,在《洪亮吉传》里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诏下而雨”[《清史稿》卷356,列传143。]。

总管太监把嘉庆帝请到廊下,然后命太监在雨水中奔跑、欢呼,望着眼前的蒙蒙雨雾,听着头上的滚滚春雷,一想到这是来自上天的声音,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就压上心头。根据《清史稿》记载,他说:“天鉴捷于呼吸,益可感畏。”[《清史稿》卷356,列传143。]嘉庆这话的意思是我治理天下,上天监督我,两者敏感得像呼吸那样密切,太可怕了。

读者朋友,一个专制君主至高无上,无人可以监督,如果他畏惧上天的话,这对人民来说,是一个福音。如果他不信天,不信地,不怕鬼,不怕邪,那么,他就将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人民身上奔腾踏越,人民就只能关起门来饮泣。

洪亮吉抵达伊犁不久,伊犁将军就送来了赦免他的消息,然后表示要派人把他送回故乡。洪亮吉严词谢绝,伊犁将军又千叮咛,万嘱咐,总之,喋喋不休一番之后,与洪亮吉挥手道别。

洪亮吉用两只脚把中国北部边疆走了个来回,他写下了《伊犁日记》和《天山客话》两部作品,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篇。当时的大学者赵翼作诗感叹:“国家开疆万余里,竟似为君拓诗材”。梁启超后来也感叹,洪亮吉的《伊犁日记》和《天山客话》是晚清西北历史地理研究的开端之作。从此,洪亮吉在家乡闭门著述,不再关心政治,成为清代著名学者。

嘉庆皇帝在洪亮吉事件的处理上,最终结果还是值得肯定的。明清两代因言获罪者不计其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甚至祸灭九族者不乏其人,洪亮吉的结果算是好的。由此看来,嘉庆帝知错就改,气量不小。”
以上内容全部摘至网络。

嘉庆帝决定一展宏图,后续内容可以百度: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讲述的《嘉庆王朝》 ,也可以上喜马拉雅app下载音频版本。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6 12:36 , Processed in 0.78133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