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694|回复: 0

[通信技术与资料] 移动通信用数字地图技术规范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上等兵

注册:2005-1-55
发表于 2019-4-4 15:44:33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通信用数字地图技术规范(试行)
一、        总则
1.        由于移动通信发展十分迅猛,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一系列问题,依靠App进行网络规划与优化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2.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App的全部功能都依赖于准确的场强预测,而在900/1800MHz频段,地理环境对无线电信号传播的影响非常大,不考虑这些因素就无法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移动通信专用数字地图包括地形高度,地面用途种类等对移动通信电波传播有影响的地理信息,是移动通信网网络运行管理的重要数据。如其运用合理,能够有力地支撑网络规划与优化App的功能,对网络的建设成本和服务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4.        借助于数字地图,网络规划与优化App可以模拟计算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调整网络参数,使用权其良好运行,提高网络的容量与服务质量,在新建网络或新增基站前,也可以先得用App进行预测,为站址选择、参数设定等提供参考,比而节省不必要的投资,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5.        App预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取决于传播模型和数字地图,只有在传播模型对影响电波传播的各种因素有充分的考虑,数字地图又有足够的精度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至较高的预测精度。
6.        数字地衅的生产成本很高,所以各省、市及地区在建立数字地科库时应避免盲目性,以性能价格比最好为原则,使数字地科与网络规划与优化App达至最佳适配。
7.        本规范根据现有数字地图制作的技术水平、生产成本及各种移动通信网规划与优化App的能力,对移动通信专用数字地科的内容、格式、精度等作出了统一的规定,可作为当前各省市及地区建立数字地图库的依据。
8.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地图的制作成本会逐步降低,使更高精度的数据生产成为可能。网络规划与优化App的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对数字地图的要求也会更高。届时本规范中的有关规定须作出相应的修改与补充。
9.        数字地图应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组织,以便对其进行维护、更新与管理,同时也为将来建立全国的数字地图数据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10.        本规范的说明和修改权属邮电部移动通信局。

二、地理数据种类与数据源
2.1地理数据种类
移动通信用数字地图包含以下内容:
1.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是按规定分辨率等间隔表示的地面高程数据,采用栅格数据结构;
2.        地面覆盖模型(DOM数据):
是按规定分辨率等间隔表示的地面覆盖类型,采用栅格数据结构;
3.        线状地物模型(LDM数据):
是以弧段坐标表示的线状地物平面位置,采用矢量数据结构;
4.        建筑物空间分布模型(BDM数据):
建筑物的平面位置与高度数据,采用栅格数据结构或矢量数据经构;
在以上四层地理数据中,DEM层、DOM层、LDM层是目前移动通信场强预测用数字地图所必须的数据,BDM层一般只用于微蜂窝的预测,在微蜂窝用量较大时才需要用到这层数据。
2.2地理信息数据源
地理数据源是指用于生产加工地理数据的原始地理数据次料,包括以下四种:
1.        地形图
即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是DEM数据、DOM数据与LDM数据生产的基本依据,其特点是:
信息丰富,数据准确:
小比例尺的地形图成本很低,可以用来覆盖精度要求不高的郊区及广大的农村及边远地区:
在精度要求较高,其它数据源又不易获取的场合,可以用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作为数据源;
实时性一般较差,适于生产更新周期较长的地理数据,是DEM数据生产的理想数据源;
2.        卫星遥感影像
在国际商用卫星提供的卫星遥感图象中,一般采用美国LandSat卫星提供的TM图象与法国SPOT卫星提供的SPOT图象,其特点是:
光谱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适中;
覆盖范围大,覆盖周期短;
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DOM数据与LDM数据,是DOM数据与LDM数据生产的重要数据源;
实时性好;
成本较高;
图象质量受所覆盖地区气候的景响较大
3.        航摄资料
分辨率高,可提供详细的街道及建筑物信息;
实时性好;
获取难度大;
在所有数据源中成本是最高的;
适用于生产高精度的地理数据;
4.        辅助资料
各种更新周期短,能及时反映地理环境变化的专题资料,都可以用于地理数据生产中的辅助调查与卫星影像判读,是地理数据生产中的辅助调查与卫星影像判读,是地理数据生产的辅助数据源:
选择数据源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果用SPOT卫星影像去覆盖全中国,成本需要530万英镑,工作量超过100人年,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可以用较小比例尺的地形图去覆盖。对市区及市郊,DOM数据和LDM数据可以用用卫星影像生成,DEM 数据可以用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生成;在需要高精度数据(如建筑物数据,1——5米精度)的场合,可以通过航摄资料或辅助资料(如城建部门的图纸)来获取。
2.3坐标系统
比较通用的坐标系统主要有UTM坐标与高斯克里格坐标。高斯克里格坐标应用较为广泛,地理数据可以用高斯投影,按6度投影带进行坐标计算,选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作为投影计算依据。以上两种坐标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三、数字地图的内容与精度
3.1决定数字地图内容与精度要求的主要因素
3.1.1传播环境
对于移动通信来说,对数字地图的要求与传播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关。不同的传播环境往往具有不同的复杂程度,传播环境越复杂,对数字地图的要求就越高,反之,传播环境越简单,对数字地图的要求就越低。以对地貌的划分为例,一般的中小城市及郊区分为7-9种,大城市市区建筑物密度大、高层建筑多,电波传播多以绕射与反射为主,地貌可分为12-15种,而象香港这样的特殊地区,传播环境更为复杂,对地貌的划分可以多达25种。
3.1.2话务密度
在话务密度较高的地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容量与服务质量的问题,基站密度很大,网络运行情况十分复杂,预测需要非常准确,对数字地图的要求也就很高。而在话务密度较低的地区,主要是解决覆盖问题,网络相对比较简单,对数字地图的要求就比较低。
3.1.3App能力
对移动通信用数字地图的要求还取决于网络规划与估化App的能力,在App所用的传播模型中考虑的因素越多,要求数字地图中包含的内容就越多,模型对地理信息的变化越敏感,要求数字地图的精度就越高。因此,数字地图的精度并非越高越好。对于现有的宏蜂窝模型来说,精度达到20米后,进一步提高精度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很小,所以过高的精度是不必要的。
网络规划与估化App场强预测的准确与否决定于传播模型的精确性和数字地图的质量,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数字地图的支撑,模型再精确也无法估到准确预测;同样,如果模型不够精确,数字地图作得很细是没有意义的。因此,App的传播模型和数字地图是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环节。
3.1.4制作成本
数字地图的制作成本随精度的提高呈指数率增长,所以在确定数字地图的要求时,精度与成本必须折衷考虑,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性能价格比最好为出发点作出恰当的选择。
3.2确定数字地图内容与精度的原则
3.2.1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大多数人口分布较为集中,所以在对数字地图的要求上有其特殊性,中国包括12个UTM区,用1:100000的地形图覆盖需要819张,如果数字地图都采用同样的标准,高精度会导致高成本,低精度又不能满足高话务密度区的需要。对此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混合精度,即在话务密度高的大城市市区采用高精度的数据,郊区及中小城市采用较低精度的数据,广大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如需覆盖可以用更低的精度。
3.3.2 在制作数字地图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度。网络规划与优化的需要是选择数字地图内容与精度的根本出发点,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制作成本。由于人口分的不均匀性,在很多小城市中也存在小面积的话务密度极高的区域,为这些小“热点”制作高精度的数字地图是很不经济的。因此,地理数据要求不能完全用话务量来届定,还要考虑高话务密度区的面积大小。在市区,按传播环境与平均基站密度的不同将不同城市分为9类,郊区分为4类。不同类别的地区选用不同的采样间隔与地貌种类,相应的高程精度与平面精度也不同。地貌数据分为基本类,扩展类和附加类。基站密度小,传播环境简单的地区应选择基本类;基站密度大,传播环境复杂的地区应选择扩展类;附加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取。
     在确定地貌数据分类标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考虑本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分析各种地物对电波传播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分类方式;其次要考虑数据生产的可行性,那些对电波传播影响不大,在数据源上难以判别的地物可以不加区分;第三要以测试为依据,有些地区具有特殊的地表覆盖类型,对传播影响较大。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种情况就要进行一些实地测试来作为分类的依据。
      LDM数据精度与栅格数据的采样间隔有关。在采样间隔小于50米时,LDM数据可以采用扩展标准,其它情况采用基本标准。
3.2.3传播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比较缓慢,但移动通信网的发展可能会很快。因此在应用上述标准时,要有发展的眼光,不仅要看到网络的现状,还要考虑网络的发展潜力。有些地区虽然目前网络规模并不大,但其发展潜力很大,如果按照仅仅满足现状的要求来制作数字地图,很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已不再适应网络规划与优化工作的需要,还要投入资金对其进行更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运营部门必须对近期网络的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所制作的数字地图在其更新周期内基本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
3.2.4对微蜂窝(室外),现有的预测模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统计模式和确定性模式。统计模式是以大量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而确定性模式则考虑收发之间所有可能的传播路径以计算传播损耗。统计模式的优点是对数字地图的要求较低,计算速度快。确定性模式虽然预测精度略高于统计模式,但对数字地图要求非常高,计算时间也很长。这两类模型有都有二维和三维之分:二维模式只需要街道与建筑物的水平二维空间数据,而三维模型还需要建筑物的高度信息。因此,微蜂窝的地理数据也有基本标准与扩展标准之分。目前国内采用室外微蜂窝的数量不多,由于微蜂窝设备轻小灵活,安装方便,所以一般是在安装后通过测试来调整。但是,在微蜂窝大量使用后,还是以App预测结合实测调整为好。在微蜂窝用量较大的地区应该具有满足微蜂窝要求的地理数据,但由于目前的各种微蜂窝传播模型还不象宏蜂窝模型那样成熟,所以现在在数字地图上过多的投入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有实测作为保障,地理数据完全可以采用基本标准,这样可以避免在数字地图上投入过大,且能够满足一定时期的需要。等到微蜂窝的传播模型应用成熟后,如果确有需要,可以考虑采用三维传播模型,并采用相应的扩展数据标准。

3.3数字地图内容与精度的要求
3.3.1宏蜂窝
1采样间隔与地貌种类
      R---采用间隔      M---地貌种类
(1)        市区:
基站密度
传播环境        高        一般        低
复杂        R:20米
M:13—15种        R:50米
M:13—15种        R:50米
M:10—12种
一般        R:20米
M:10—12种        R:50米
M:10—12种        R:50米
M:7—9种
简单        R:50米
M:10—12种        R:50米
M:7—9种        R:100米
M:7—9种

(2)郊区:
基站密度
传播环境        高        低
复杂        R:50米
M:10—12种        R:100米
M:10—12种
简单        R:50米
M:7—9种        R:100米
M:7—9种

(3)农村及偏远地区:R:100米;M:7种
注:1  传播环境:
       在市区其复杂程度主要决定于建筑物的高度特征及分布情况,建筑物高度参差不齐、高层建筑多、分布密集则传播环境复杂,反之则传播环境简单;在郊区取决于地面覆盖类型的多少,地面覆盖类型多则传播环境复杂,反之则简单。
2        基站密度
        市区    高-----平均基站站距小于1公里
                中-----平均基站站距大于1公里,小于2公里
                低-----平均基站站距大于2公里
        郊区    高-----平均基站站距小于8公里
                低-----平均基站站距大于8公里

2平面精度、高度精度与采样间隔的关系
采样间隔        DEM高程精度        DOM平面精度        LDM平面精度
20米        20米        20米        20米
50米        40米        50米        40米
100米        80米        100米        80米


3基站定位精度与采样间隔的关系
     目前移动通信中的基站定位大多采样GPS定位,由于一般的GPS接受机的定位误差为50米到100米。所以在采样间隔小于50米时,这一误差就不能接受了。这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校正,以减少定位误差,如采用差分GPS定位等。GPS接收机接收的是经纬度。而数字地图采用的是大地坐标,因此必须进经过适当转换才能相互对应。

4.DOM数据分类
(1)        基本类
1)          开阔地
2)          水域
3)          森林
4)          绿地
5)          郊区
6)          市区
7)          工业区
8)          *密集市区
9)          *市区开阔地
        注:“*”表示可选项
(2)扩展类
1)        水域:为水面覆盖区域,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系
2)        乡村开阔地:为植被稀少或荒芜的地区
3)        林木区:各种林木覆盖区域
4)        郊区集镇:郊区的建筑群落与街区,城镇居民集中居住区域
5)        村庄:为郊区农民集中居住的区域
6)        市区开阔地:为市区范围内地表无建筑的开阔区域,包括大型广场、大型停车场、宽阔道路、飞机场等
7)        绿地:为底矮混杂植被(如农作物、草、灌木从等)覆盖区域,包括农田、草地、市区公园及高尔夫球场等
8)        工商业区:为工矿企业占用区域或商业活动集中区域
9)        密集市区:为建筑无密度大的市中心地区
        10)高层建筑群:为市区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密集分布的区域
        11)平行低矮建筑群:市区内排列规则的低矮建筑群落
        12)市区:无明显特征的市区地区

(3)附加类
1)        湿地:沼泽、滩涂等覆盖区域
2)        旧城区:市区范围内低矮的旧式建筑杂乱密布的区域
3)        特高建筑群
4)        稠密市郊区
5)        针叶林
6)        阔叶林
7)        混合树型
8)        果园
9)        牧场
       10)海洋
       11)高架桥

5 LDM数据
(1)基本要求
1)        高速公路
2)        铁路
3)        行政区界
4)        主要道路
5)        水系
(2)扩展要求
        1)高速公路
        2)铁路
        3)行政区界
        4)主要道路
        5)水系
6)        主要街道
7)        机场跑道

3.3.2 微蜂窝
1 基本标准(三维模型)
      -----包含以下信息
          1)街道
          2)建筑物轮廓
      -----平面精度为1—5米;

2 扩展标准(三维模型)
      -----包含以下信息
          1)建筑物轮廓
          2)建筑物高度
          3)街道
      -----平面精度为1—5米;
      -----高程精度为1—5米;

四 地理信息的数据格式
4.1栅格数据格式
   栅格数据包括DEM和DOM数据,数据记录格式采用BIL格式,即逐行记录网格节点数据的记录格式:
1)        数据文件(*BIL);按BIL格式记录的数据文件
2)        参数文件(*REF);按ASCII码格式记录且与数据文件同名;参数文件记录如下参数:
—数据块原点坐标
      —数据分辨率
      —数据块宽度和高度


4.2 矢量数据格式:矢量数据包括LDM数据,记录格式如下:
      —按ASCII码格式存储
      —按弧段记录线状地物平面坐标
     ID(弧段分类码)
       x1    y1(采样点平面坐标)
       x1    y2
       
       
       
       xn    yn
   end

4.3 BDM层数据的格式
1)        栅格形式的BDM数据的记录格式与DEM数据相同
2)        矢量形式的BDM数据的记录格式如下:
    ID(建筑物号)
    H(建筑物高度)
    N(节点数)
       x1    y1(采样点平面坐标)
       x1    y2
       
       
       
       xn    yn
注   *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建筑物形状,表面材料等属性码
     *三维建筑物矢量分布模型中不含高度数据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5 09:07 , Processed in 0.37568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