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上将

注册:2003-12-31

爱心徽章,06年为希翼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7年为希翼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07-6-25 14:21:00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这个标题是我看过的一篇关于捐款助学的文章,很是触动,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要表达的想法很切合,所以借用了这个标题。</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家园的希翼之路活动,很好!很支撑!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缘聚在这里相识或者不相识的朋友们,都纷纷的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这次家园举办这个征文活动,我不是为了征文而参加征文,只希翼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花费大家一点点的时间去阅读,或者再花费大家一点点的时间去思考。</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多年前看过一部《凤凰琴》的影片,很多人都看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高考落榜生张英子,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当代课老师时,发生的一系列感人的故事。 身处在偏远地区的农村贫困教师,他们收入很低、生活困窘、工作条件恶劣,但是他们甘愿付出自己的一生,只为将爱心奉献给那里的孩子们。作为观众都深深的为老师们的奉献而感动,<strong>不知有没有人想过,在这些贫困学校的孩子们的眼里是怎么感受这一切的呢?</strong>也许你会说那当然是对老师深深的感恩和爱戴,真的是这样吗?</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作为曾经是一个有过相似经历的孩子,<strong>我带大家回到我的小学时代,回到一个孩子的视角感受这一切</strong>,真实的告诉你,在我的小学时代,是如何充斥着对老师的不满、怨恨以及反感!</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我小时候,我的家乡,最好的形容词就是贫穷与落后,不但是物质上的,更包括思想上的。(所以大家不必斥责或者唾弃当时的我,毕竟我只是一个思想贫穷落后的孩子)<br/>&nbsp;&nbsp;&nbsp; 我的小学开始的时候就像白杨村,所有的学生挤在村上的仓库里,所有年级一起上课。幸运的是当我一年级的时候迎来了新的教室,每个年级一个课堂,老师也增加到五六个。(虽然很简陋,但已经很满足,房屋条件也有点像大家捐建的白杨村小学,现在想来说不定也是爱心捐建的)</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这样的小学,师资条件薄弱,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教育质量差,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优点,那么就是在这样的学校里,只要你愿意,考第一名实在太容易了。不用怀疑,对于我这样大家那旮旯十年出一个的“天才”来说确实如此。(大家那儿十年出一个大学生,我是第二个,所以把我换成你你也会感叹考第一名实在太容易了)<br/>&nbsp;&nbsp;&nbsp; 当时课堂的学习和考试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挑战性,校外各个级别的竞赛才是我的“战场”,首战我获得了乡级竞赛第一名,学校的红榜张贴“xxx打破了我校建校xx年以来纪录获得乡第一名”;次战我获得了县级竞赛第一名,学校的红榜张贴“xxx打破了我校建校xx年以来纪录获得县第一名”;破了这么多纪录我感觉太良好了,觉得都可以赶上刘翔了。(小学生作文,犯点常识性错误很正常)。再战,参加市级竞赛,获得了二等奖,赛后,我的老师怀着激动而复杂的心情和我说“孩子,你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是老师对不起你,没什么可以辅导你,也没有什么参考书给你学习,否则你还能踏上更大的舞台的”。当时的我,并没有像小说情节发展的那样,被师恩感动的热泪盈眶,相反,我心中的想法和老师说的一样“我的成绩是靠我自己取得的,老师并没有提供给我什么帮助,而且,正是因为老师的无能让我没能取得更好的名次,而让那些在我看来能力不如我但学习条件比我好太多的学生鹊巢鸠占”。<br/>&nbsp;&nbsp;&nbsp; <strong>一个贫困学生对老师的不满之一&nbsp; --------&nbsp; 无才</strong></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后来,学校获得了一个转正的教师名额,要知道,民办教师和正式教师的待遇相差是非常大的,因此宁静的小学开始了暗流涌动,直至发展到波涛汹涌,老师与老师之间各展所能,勾心斗角。作为一个旁观整个过程的学生,心中是对老师们深深的鄙视。(别问为什么一个小孩能看懂这些,因为穷人的孩子 -------- 心理早熟)。我甚至认为是我的成绩带来的这个名额,老师们争夺我的劳动果实,是不是也应该问问我的意见啊。<br/>&nbsp;&nbsp;&nbsp;<strong> 一个贫困学生对老师的不满之二&nbsp; --------&nbsp; 无德</strong></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有一年,老师买了一个蛋糕烤箱,规定学生每人每天吃一个蛋糕,每人每次收取一毛钱,称之为改善学生的营养。(上次网友披露白杨村小学的老师每个孩子每年收十元钱,不少网友都对此提出了质疑,其实类似的事情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当时我的想法和网友的质疑差不多,一看就是老师巧立名目,从大家这些贫困孩子身上赚钱,简直是利欲熏心,反感的情绪进一步加深了。<br/>&nbsp;&nbsp;&nbsp; <strong>一个贫困学生对老师的不满之三&nbsp; --------&nbsp; 剥削学生</strong></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五年级的时候,要开英文课,问题是大家的老师没有一个会英文的,最后,大家的语文老师自告奋勇勇挑重担。大家的语文老师姓杨,后来大家就称他为“洋老师”,人矮矮胖胖,脚有轻微残疾。“洋老师”的老师是他读初中的女儿,每天回家他在英语书上做好标注:“爱”“彼”“西”“英格里须”“批剖”……第二天大家的英语书上也多了这些标注,就这样学习了两年英语,导致的结果是,升学考英语我没及格,一直到现在英文都很烂,做国际化人才是没希翼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都是“洋老师”害了我。<br/>&nbsp;&nbsp;&nbsp; <strong>一个贫困学生对老师的不满之四&nbsp; --------&nbsp; 误人子弟</strong></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总之,在当时我这样一个贫困学生眼里,我的老师们无才无德,不忘剥削学生,顺便误人子弟。和影片里为老师的奉献而感动相比,是不是反差很大?</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一直到多年以后,一天,在一个阴暗的小巷里,我看到当年的“洋老师”,佝偻着身影,用他那带着残疾的腿,费劲的踩着一辆破三轮车,蹒跚的前行,车上装着收来的破烂。<br/>&nbsp;&nbsp;&nbsp; 那一刻,我顿悟了。随之而来的是心中无尽的忏悔。<br/>&nbsp;&nbsp;&nbsp; 我怨老师无才,我没想过老师们都是“满身泥巴进课堂,丢下课本上稻场”,如果不是这些无才老师的教育我连中学的课堂都进不了;<br/>&nbsp;&nbsp;&nbsp; 我怨老师无德,我没想过老师的感受,“转正”意味着人们对他们所做贡献的肯定,追求肯定难道也有错吗;<br/>&nbsp;&nbsp;&nbsp; 我怨老师剥削学生,我没想过老师也是普通人,不是圣人,凭什么要求他们思想境界一定要比普通人高很多呢;<br/>&nbsp;&nbsp;&nbsp; 我怨老师误人子弟,我没想过要没有他们,连子弟都没有,可能我连英文都不会,谈什么学不好;<br/>&nbsp;&nbsp;&nbsp; 当然,我这样多年以后的忏悔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而且我认为那些贫困孩子、或者他们的家长,类似我小时候想法的还有不少。这样的思想概括来说就是------当自己没有的时候只想得到,但是得到之后或者说有人奉献之后却总是希翼得到的更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而觉得奉献的人奉献的不够,并因此而产生不满。古人概括的精辟------欲求不满。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这是由于贫穷落后的思想造成的。</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对于给了自己那么多,恩同再造的老师,一个贫困孩子都可能会产生那么多不满。那么,对于大家这些捐资助学的好心人,大家给与孩子的远没有老师多,在受到帮助的贫困孩子(或者家长)中,并不一定都是感激,其中也可能有不满、误解。(家园的希翼之路活动是帮助建小学,还没有开展一对一的捐助活动,由于没有和孩子的直接接触,应该还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做过一对一捐助的人应该会更了解一些)</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写这篇文章,只是希翼更好的和大家一起思考大家的捐助活动,思考大家捐助的目的,<strong>使大家能有一个更好的心态来进行这个活动。</strong><br/>&nbsp;&nbsp;&nbsp; 进行捐助,大家不是进行投资,因此大家不希望任何回报(比如哪怕是一封感谢信);<br/>&nbsp;&nbsp;&nbsp; 进行捐助,大家不是一项投入,因此大家不希望任何产出(比如希望被捐助的孩子努力学习,长大成材);<br/>&nbsp;&nbsp;&nbsp; 进行捐助,大家不是施恩,因此大家不需要感恩(甚至于可能是不满和误解);<br/>&nbsp;&nbsp;&nbsp; 其实,在付出的同时,大家已经得到了回报,大家收获了自己的爱心;大家收获了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已经是最好的回报。</font></p><p><font size="4">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完)</font></p><p><font size="4"><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编辑于2007-6-25 14:22:19编辑过]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7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9 00:12 , Processed in 0.2550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