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新兵

注册:2022-1-84
发表于 2022-8-13 10:59:15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移动曾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在那个时期,凡是用移动3G的用户,都会因为糟糕的信号而血液沸腾,最终忍不住骂娘,其中就包括了我。

甚至在2009年之前,任何国行手机(除了水货)都没有Wi-Fi模块,想上网只能老实用流量,用户体验苦不堪言,批评谩骂的声音络绎不绝。
今天再回过头看,轻率地下结论固然很容易,却无法客观看待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背后当然也不是简单的商业决策所致,而是围绕着国际标准与垄断展开的争夺战,里面可以说是腥风血雨。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在通信领域的建树不多,或者说保持着一个学生姿态,只能看懂别人制定的2G标准,一边交学费,一边拿过来用。
高通老师比较狠,当时把持住全球通信标准里的大量核心专利,只要你敢接入网络,就要给高通一笔保护费,毫不留情。
高通还在即将来临的3G标准里埋伏,设置了一道道技术壁垒和专利陷阱,就仿佛卡着苏伊士运河一样,要想从地中海穿越红海,必须先交过路费。
许多国家苦不堪言,中国也不例外。
除了专利费,中国本土的电信设备领域,有近70%的市场被诺基亚、爱立信和西门子等外企占据。每个企业都想垄断市场,搞出自己的网络标准和制式产品,价格还特别贵,明摆着欺人老无力。
惭愧的是,国内能打的通信企业基本没有,才刚开始蹒跚学步,HUAWEI还在农村里折腾着第一桶金。
这种时代背景下,要想打破高通的专利垄断,扶持本土通信企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自己也参与3G标准的制定,去当一个搞懂游戏规则的裁判,如此才不会被吹黑哨。
当时的3G频率只有FDD和TDD,国外厂商在FDD这条赛道上跑了几十年,将WCDMA的基础专利全都占完。
中国专家原本怀揣一番憧憬,想指出WCDMA的缺陷,然后将自己专利加进去,最后才发现白费口舌,因为别人的技术没有缺陷,很完美。
于是,留给中国的唯一道路就是TDD,这条赛道的竞争者寥寥无几,要么滚要么狠,如果发力,或许能做出一番成绩来对标FDD。
西门子见状,很乐意将自己的TD-CDMA技术转给中国,反正它自己也竞争不过WCDMA,干脆顺手推舟好了。
中国拿到TD-CDMA技术后,在这个基础上连夜研究和起草方案,在经过相当艰难的推动下,最终得到国际社会承认,形成了三大3G国际标准:
中国的TD-SCDMA美国的CDMA2000欧洲的WCDMA
被列为国际标准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如何将这项技术真正研发出来,成为一个实质产业。
很可惜,中国在国际上没有多少盟友,所有国外厂商都不看好,甚至表示即使它们有能力做TD-SCDMA的通信产品,也不会做。
很简单的道理,三大国际标准,哪项标准能脱颖而出,引领全球通信市场,所赚取的利润自然最高,这个便宜又怎么可能让中国这个萌新抢走。
国内运营商也不看好,既然国外已经有成熟的技术和配套厂商,为什么还要自己从头开始做起。
在这种质疑声中,TD-SCDMA的研发进展十分缓慢,力主推动这项技术的是大唐集团(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它实力本身不强,研发经费更是惨淡。
信产部的态度更是保持中立,它们也对TD-SCDMA很犹豫,不知道能否起来,不敢将整个中国电信产业的未来押进去。
转机是在2005年,国内三大科研机构联名上书,希翼能举全国之力做好TD-SCDMA,拥有属于大家的自主常识产权。
就这样,一支穿云箭上升为国家意志,带动了全国千军万马拧成一团。
要想用资金和市场份额来推动TD-SCDMA,自然要找一个胳膊够粗的家伙,移动联通电信三兄弟,就只有移动是巨无霸,它有庞大的用户,也有充足资金。
最终,中移动当仁不让,顺利接盘了,哪怕内心有再多委屈。
其它两家暗自高兴,联通用了WCDMA,电信用CDMA2000,三家各代表一个标准,正式展开竞争。
客观来讲,正是这个分水岭,让联通和电信得以起飞,背后的外国厂商同样大力支撑,好绊倒移动的「民族3G」。
中移动拿到TD-SCDMA后,开局就很艰难,既没有国际盟友,高通等厂商都不愿意研发产品,而支撑TD-SCDMA的手机厂商就更少了,导致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资金去补贴终端。
最致命的是,移动3G的体验确实太差了,这个差不在于信号技术,它本身能成为三大国际标准,在技术上就不存在问题,有足够的技术先进性支撑。真正掉链子的是国内产业链的配套不成熟,尤其是芯片这个核心短板,实在不争气。
这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移动3G网络差,导致用户体验不好,手机销量更差了,全国商用部署迟滞缓慢,纠错过程也慢,网络迟迟无法优化……
其它两家不仅信号好,上网速度也更快,如此强烈对比下,移动用户不断流失,持续性大出血。
2008年-2012年,正是联通和电信的飞速成长期,最终勉强可以和移动肩并肩了。
TD-SCDMA带给移动的唯一安慰是,在全国铺设投资的基站机房等配套设施,不仅用在TD-SCDMA上,同时还适用下一代4G网络,也就是TD-LTE,两者共用核心网,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也就是说,移动过渡到4G网络后,至少能省下一些铺设新网络的时间。

到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的4G牌照,中移动马上上马TD-LTE,毫不犹豫……它总算从TD-SCDMA的阴影里走出来。
现在网上对TD-SCDMA的评价,普遍认为它是一项政治产物,是好大喜功,为了民族自尊心而浪费2000亿元,获得了一部分没有厂商看得上的专利,并成为有史以来最短命的一张3G网络,还影响了用户的网络体验。
确实,从商业应用来看,中移动的3G网络都是彻底失败,无可辩驳;但正如鲸落效应,从全局战略来看,这张3G牌是打对了。
首先设想一下,如果当年三家运营商都选择了国外的通讯标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家没有任何选择权,甚至本土通信企业都难以翻身,更别说发展了。
国外的专利厂商,在面对垄断市场时,专利费的定价可一点都不会手软。现在大家有了自己的通信标准,哪怕这项技术不成熟,总被人诟病,但别人不敢再哄抬高价,因为大家已经有了退路,在专利费谈判上自然不被牵着走。
这一点,联通和电信要感谢移动的牺牲。
那为什么不果断点,让三家运营商直接用TD-SCDMA?以当时的国内市场体量,哪怕外国厂商再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顺服。
这背后原因是,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这种明显地方保护主义、给别人制裁找好理由的手段可行不通,只能采取混合组网,每一家运营商对应一个通信标准。
另外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在2G时代,国内通讯市场的大多数份额都被外国厂商拿走,任正非在接受欧洲资讯台采访时,就讲到了那时候的情况:「当时中国通信市场100%是西方企业占有,有七国八制,也就是七个国家八种制式。」
这时期的信息安全,等同于零。

如果在3G时期,全部用外国的通讯标准,包括配套的基站设备,它们有技术有经验,还有无法跨越的专利壁垒,那今天的HUAWEI中兴等企业,将走得更为艰难。
HUAWEI在初期其实也不看好TD-SCDMA,所以没有亲自下场,而是和西门子合资,强强联合,成立鼎桥企业。
谁也没想到,中移动对TD-SCDMA下了血本,在首期8个城市的招标额度达到267亿元,市场商机极大。
鼎桥内部却不是一条心,西门子和HUAWEI都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彼此技术有所保留,在对外决策上还受到合作协议的限制。
这次招标的最终结果是,鼎桥输给了中兴和大唐,只拿到13.82%的份额。因为这件事,时任HUAWEI高级副总裁的徐直军还受到降薪处分。
痛定思痛下,任正非当机立断,让HUAWEI直接掌控鼎桥,并注入狼性学问,将TD研发提到最重要的位置。
终于在2008年,中移动的第二轮招标中,HUAWEI拿到了25%的份额。
后续的故事,用任正非的话来讲就是:「TD市场刚来的时候,因为大家没有足够的投入,所以没有机会,第一轮招标大家就输了。第二轮大家投入了,翻上来了;第三轮开始大家就逐步领先了,大家这叫后发制人战略。」
国外厂商那时对中移动的态度是:「我有能力,但就是不愿意开发」,导致市场份额被一步步清退,连带着之前2G时代的优势都被抹掉,直至今天基本不见踪影。
这个过程如温水煮青蛙,TD-SCDMA既很好地清退外资,又没有触犯国际反垄断制裁,一切都是市场选择,一切都是傲慢的代价。
有中移动的庞大市场支撑,HUAWEI和中兴的国内占有率从30%上升到70%,从此开始中国通讯厂商主导国内市场的局面。
在国内3G市场站稳脚跟后,便在4G时代有了标准发言权。
一直到今天,全球立项通过的50项5G标准里,中国有21项,HUAWEI也拿到5G通信的控制码,总算可以和高通较量一番。
TD-SCDMA对中国来说,就是电信标准的最后一张船票,这张大家今天嫌弃的船票,却是日韩羡慕不来的,它们都在上世纪末的争夺中一败涂地,彻底失去了角逐资格。


另一个争夺激烈的领域是全球无线局域网,也就是WLAN。
当时有两个技术体系PK,一个是美国主导的「Wi-Fi」,另一个是中国主导的「WAPI」。
两个安全标准,两条技术路线,谁能主导,谁就在全球无线局域网里拥有绝对话语权。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你只要输对Wi-Fi密码,就能连接局域网,甚至有些公共Wi-Fi都没有密码,你直连就能上网,非常方便。
但Wi-Fi没有义务帮你分辨,你所连接的那个信号是不是假基站,它有没有问题,这就导致了你随便连接的Wi-Fi,很可能是钓鱼诈骗。
甚至在大商场里的公共Wi-Fi,黑客可以很轻松骇入,精准抓取所有数据包,查到你手机里的所有浏览购物记录,包括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
至于WAPI,它不仅会验证用户信息,也会验证接入点是否安全,等于双向鉴定,而且还能对数据传输进行保护。
这就注定了,无论Wi-Fi怎么更新迭代,它在安全机制上都无法堵住这个漏洞,始终输给WAPI一筹。
因此在2003年,中国宣布从2004年6月1日起,正式采用WAPI标准。
这给美国带来了很大压力,国务卿鲍威尔和商务部长埃文斯施加压力,要求中国放弃WAPI标准,称这一标准是国际贸易的壁垒。
英特尔和博通等企业在舆论上造势,说中国推行WAPI是为了窃取国外企业的机密信息,还威胁要停止在中国的无线业务。
当时美国成功抓到了中国的软肋,那就是农产品检疫、纺织品贸易和常识产权等问题的爆发。
2004年4月22日,在中美商贸联委会上,中国同意延缓实施WAPI标准,换取纺织品的出口配额、以及在反倾销上让步和常识产权管制的松绑。
可以这么说,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利益上,WAPI标准被当成了谈判弃卒,最终牺牲了宝贵发展时间,让Wi-Fi在全球推广中抢得先机。
英特尔甚至将Wi-Fi绑在迅驰处理器上,通过这个处理器,成功垄断了全球的移动笔记本。
再怎么劣势的一项技术,一旦它占领市场垄断位置,就意味着很轻易挤掉后进场者的所有竞争力。
之后,中国向ISO提交WAPI提案,希翼能成为国际标准。
美国在这里的骚操作就更多了,直接拒绝给中方WAPI技术专家签证,屡申屡拒,导致无法出席ISO会议。中国代表团被弄得没有脾气,只能一直熬到不在美国本土举行的德国法兰克福会议。
2006年,在WLAN的标准定制中,ISO通过了Wi-Fi加密标准,驳回WAPI提案。
之后,国内开始强制推广WAPI标准,所有手机的WLAN模块必须要有WAPI技术。可国外的手机厂商也很倔,宁愿将手机的Wi-Fi模块摘下,也不愿配合。
这项决策背后推出的动机有许多,一个是希翼通过国内的手机市场来反向推广WAPI,另一个是国内运营商的利益驱使。
都知道无线网络是大势所趋,必然会冲击到运营商的数据业务流量,无可阻挡,但这些运营商还是想尽办法去延缓这个时间,没有Wi-Fi模块的手机,它们最喜欢。
基本等于三输。
最后,工信部换了一种方式,也就是今后手机必须使用WAPI技术,但也可以兼容Wi-Fi,毕竟两者的硬件架构雷同。
只要不再要求二选一,对国外厂商来说就容易做到。
就这样,大家今天的手机Wi-Fi界面里,会有一个WAPI选项,是否开启,全凭自己是否有安全需要。
到2009年6月,ISO将WAPI推进为国际标准,成为全球WLAN的两个标准之一,并且被大部分国家承认专利。
没有多少原因,主要还是因为WAPI技术在安全性上非常可靠,尤其是2013年,斯诺登曝光了棱镜计划,美国政府对全球的即时通信和既存资料进行深度监听,就是利用了Wi-Fi漏洞。
所以今天大家还认为WAPI技术是无用的吗?
在很多专业领域,像国防海关机场军事基地等部门,出于信息安全考虑,都是禁止使用Wi-Fi的,没有这道信息防火墙,恐怕大家的资料泄密会很严重。
许多技术领域,尽管已经有现成可用的产品,但大家仍然会坚持自研,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标准,不是什么民族自尊心作祟,或者好大喜功,是真的外部环境对大家很不友好。
就像GPS导航,大家生活中经常用到,可这个系统是美国的,它本质是一个军用卫星导航系统,如果到了战争时期,你觉得它还会不会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
在美国屡次干涉中东地区的冲突时,就经常屏蔽或者干扰当地的GPS服务,然后自己发射导弹的时候,又会将定位精度提高10倍。如此驰名双标的做法,被人诟病又如何,谁掌握了GPS技术,谁就有双标的权力。
离大家最近的一次危机是1999年5月,南斯拉夫大使馆被北约轰炸,这个时间节点并不遥远。
微信图片_20220813105652.png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从2000年开始,就紧急建成可供国内使用的北斗一号系统,然后全力推进3G国际标准,推进WAPI无线局域网技术,因为这些都事关国防信息安全,是为了战争所需。今天大家的国土上空不受战机侵袭干扰,可不是因为世界和平的原因。
有句古话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2020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6.8万,连续两年居世界榜首,这确实足以载入史册。
但要注意,大家申请的专利仍处于「低质多量」阶段,也就是大而不强,估计许多人都心知肚明。
如果要用更专业的排行来对比各国的专利水平,可以用三大国际标准中的专利数来衡量。
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
在这三个组织里面,每一项国际标准的制定,背后都有数百个专利技术来支撑,也叫「标准必要专利」,是兵家必争之地,谁占有的专利数量越多,就越能主导世界市场。
截至到2019年末,美国在三大国际标准中的专利数为4068个,之后依次是芬兰2319件、日本1656件、法国712件、韩国525件。
中国只有163件,是美国的4%,排在第十一位。
在这163件标准专利里,HUAWEI企业拥有139件,而且大部分点在了5G领域,和高通展开肉搏厮杀。
高通作为真正的一流企业,位于常识产权链顶端,每年靠卖标准和专利就能躺着赚钱,除了前期的研发费用外,后续的授权就是纯赚钱生意。
4G时代,高通每年在我国收取300亿的专利费,到了5G时代,全球所有手机厂商每卖出一部5G手机,就要拿出4%-5%的收入给高通。
HUAWEI的5G专利费率没有高通收得那么贵,每年也能收到上百亿元的专利费。
所以大国之间比拼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专利。
还有ARM,专门设计芯片方案,并通过授权的方式转让给其它企业,比如苹果芯片和GOOGLE安卓系统,都是基于ARM指令集。当所有移动智能产品都被绑定在ARM战车上,就形成了一个以ARM为核心的生态圈,霸主地位极为稳固。
所以在常识产权这一块,其实大家落后了非常多,尤其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国内许多厂商就因为专利侵权问题而被告到破产,大量利润都被上缴,基本没有活路,这就是为什么要牺牲WAPI标准,来挽回国内企业的喘息时间。
可能很多人没有概念,我只举一个例子,VCD和DVD。
90年代初,国内的录像机市场基本被日企垄断,而且价格很贵,因为没有任何国产录像机能竞争,即使有,也只是从日本引进生产线和原装大散件,然后再自己拼凑成型,比如夏普A62型。
微信图片_20220813105354.jpg

录像机的下一个替代品是VCD,而全世界第一台VCD,是由国内的一位工程师姜万勐研制出来。
1992年,他在美国的一个展览会上,看到了某个华人企业展出的MPEG解压缩技术,然后猛然想到,完全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将图像和声音存储在光盘里,创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播放器。
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是美籍华人孙燕生,两人一拍即合,开发出世界第一台VCD影碟机「万燕」,一经推出就火爆市场,网上这样评价:这是消费电子产品有史以来我国唯一领先世界的成果。
唯一领先,这个词组既心酸又自豪……
可姜万勐没有申请整机专利!他觉得国内法律不健全,根本不可能收取专利费,于是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导致外企无需费神,直接参照万燕VCD来仿制生产。
国内一众厂商也跟着复制模仿,互相低价倾销,抱残守缺,它们最大的投资,大概是争夺央视的广告标王吧。
很快,在基于VCD的灵感基础上,东芝和SONY迅速研制出DVD样机,申请了无数专利,成功掐断国内厂商的最后逆袭机会。
接下来就是残酷的收割季。
DVD时代来临,国内厂商一律沦为代工,每生产一台DVD的利润是200元,最后都要上交20美金专利费给6C联盟(日立、松下、JVC、三菱、东芝、时代华纳),费率比高通还要狠,毕竟要喂饱六个嘴巴。
很多国产碟机企业因为无利可图,只能选择倒闭。没有核心技术的碟机企业,即使批量倒闭,也如同历史尘埃般,毫不起眼。
盗版是不可能的,当时中国已经加入WTO,6C联盟在常识产权问题上不断施压,并将战火从影碟机引到计算机行业,强制要求联想、方正等电脑企业,在购买DVD光驱配件时,只能选择6C专利许可的产品。
是有反抗过,为了替代DVD,国内成立EVD产业联盟,并且还立下豪言,到2008年,EVD将彻底替代DVD。
然后2008年,没有见到什么EVD,倒是全球已经在普及蓝光了,专利费是每台蓝光播放机14美金,价格便宜了点,童叟无欺。
不思进取,一步落后,步步挨打。
今天的专利费垄断,当然没有过去那么狠,但可以换另一种方式收割,那就是强行提高行业标准,垄断说明权。
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先是控制全球的钻石矿,缩减产量,再把钻石和爱情绑定,提高钻石定价权;当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时,它开始建立4C标准,什么圆形切割法,马眼形切割法,做工精致的钻石才是好钻石;最后人造钻石出来后,它又开始灌输天然钻石的独一无二稀缺性。
这还算好的,毕竟是纯销售行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有强卖。
可波音和空客的赚钱手段就挺狠,将单价1亿美金的飞机卖出去后,只是盈利的开始。
飞机上的任何零部件更换,大到发动机引擎,小到配套的座椅设施,或者是润滑油液压油等,都只能采购官方推荐目录里的企业。
你吐槽飞机上的某个低价设施,说国内有无数厂家的产品质量可以完爆它,是国货之光,价格还很便宜,可没办法,这些厂家没有拿到波音空客的适航认证标准,价格再低廉,都不会有航空企业来采购。
至于要如何拿到这个适航认证标准,交钱,交很多的钱。
这就导致了推荐企业的零部件材料,价格会非常贵,成本都直接转嫁给了最下游的航空企业。
各国的航空企业再难受,也只能忍着,要怪,只能怪自己国家没有生产大飞机的能力。
由于波音在航空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许多标准都是波音自己制定,导致美国航空局干脆将安全评估的任务委托给波音,让波音给自己客机完成安全性认证工作,这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而这种畸形地位持续了60年。
于是,印尼狮航和埃塞航空相继出事了。


商业的事归商业,整体来说是可控的。
要警惕的,是借各种垄断了话语权和发声权的国际组织、权威机构来谋取政治利益。
BCI可以通过「保护人权」的名义,将新疆棉剔除出认证标准里,甚至拉拢一众企业和国家站队,就能轻易达到破坏涉及数百万人的国内纺织业。
一个温室气体减排标准,直接将未来的世界碳排放总额限制在8000亿吨以内,27个发达国家,一共11亿人口占据44%份额,中国在内的55亿人口,占据56%份额,分法相当精准。
即使如此过分的减排标准,当年也激起一场「中国人是不是人」的讨论,到今天还有「中国肉蛋奶消费影响了巴西雨林」的奇怪论调。
如此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碳排放的西方国家,却忽视了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的既成事实,选择沉默。
所以一旦不涉及到专利的标准制定,而是在人权、道德和政治领域制定标准,这时候比拼的就是话语权和综合国力,谁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大,就能亲自制定标准,制定行规,进而垄断。
今天大家是打破了许多垄断封锁,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一点是,大家有庞大的市场来进行试错和培育。
比如盾构机,最初大家从德国进口,一台要卖几个亿,后来大基建爆发,需求旺盛,大家自己去研发,直到今天,大家生产的盾构机数量占了全世界过半;
比如高铁,大家从引进合资企业,参与模仿和学习,到现在中国中车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一张国家名片;
还有意义非凡的国产大飞机。
世界上能成功组装大飞机的企业,以前只有两家,波音和空客,现在还有中国商飞。
民用机销售额每增长1%,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拉动为 0.714%,这是因为C919可以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有需求才会有配套企业的诞生,并且会一步步取代机身的进口材料。
或许这一代大飞机还只是摸索前行,到下一代的国产零件比例就会大幅上升,再到下一代就已经可以自主设计制造,换用大家自己的航空发动机了。
这一切大家可以期待,已经有了好的开始。
唯独无法短期突破的,是芯片和高端机床,始终被卡着脖子,这是极其严峻摆在大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领域。
最后我想说。
回顾历史,许多大事件博弈,并不总是眷顾大家这一边,这一路走来国家经历了太多失败,我在查专利垄断的相关资料时,就看到了很多被非正常手段淘汰的国产技术,非常遗憾可惜。
一次次冲击,欲与天公试比高,都是为了最终可以用实力说话,而不是听天由命地赌国运。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肯定会质疑3G标准为何破费2000亿,质疑一些动用国家意志上马的备胎项目,质疑一些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民族工程。批评往往比给出建议更容易,可当褪去上帝视角,真正深入当时的背景,就会发现,那时社会上其实也有这种反对声音,更盛行的风气是造不如买。
这个思想不能说错,毕竟在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体系下,每个国家负责专精一部分,彼此的合作效率会更高。如果每个细分领域都要独立自主,都要追求原创自主,很容易拖垮国民经济,最后变成一个个面子工程。
但这里的大前提必须是,如果某个国家的人民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想从低端产业过渡到高端,想从交学费变成授权专利费,想从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它有没有这个不受制裁和约束的权利?
微信图片_20220813105549.jpg

如果有,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每个国家各司其职就好,想奋斗可以咬紧牙关争取,想安闲可以去阳光沙滩浴;
如果没有,那大家只能研究自己的技术,不能说做到最先进,但最起码要有一个替代方案,就像大飞机的发动机,如果真的被美国制裁,那大家好歹还有自己的长江发动机凑合。
凑合着用,这个垄断自然就会被打破。
在国际垄断和封锁下,单纯的呐喊反抗,已经毫无意义,你得自己手上有筹码。
这个筹码不用很大,只要它存在着,就能有博弈资格,让对方拉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对话。
这就是打破垄断的意义。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7 01:20 , Processed in 0.7846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